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中“黑板--粉笔”的师生互动方式已不能很好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现代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基础的,民主的,活动的,开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更多的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心里层面的发展,所以数字化课堂互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成为新的教学需求。新的基础的出现往往伴随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wifi在今天的城市中已经普及,传输速度高,网络稳定可靠,使之成为现在生活中移动终端无限上网的最佳方式。将wifi这一技术用在课堂上,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师生在一间教室中处于同一个wifi热点下,讲课使用的pc和师生之间的只能手机可以进行免费,高速的数据通信,通过软件的设计,实现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答题统计与记录,课堂进度的分析和反馈等交互功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大部分学生因为新的师生互动方式而充满兴趣,有和老师互动的意愿,而不是像以前被提问回答问题的人只是少数。这样,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学生也可以和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反应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这种交互工具将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尴尬局面带来新的发展。
基于wifi的师生互动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目前师生互动系统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的问题。通过手机app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答题环节、作业布置、课程进度的沟通,这会极大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而不是把上课当成别人的事情,对于老师来说,也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wifi网络下的数据传输速度快,免费的特点也会促使这一课堂互动方式成为应用于实际的一种可能。通过java语言来开发手机app,通过起面向对象和跨平台的特点,可以在安卓和ios系统的手机上通用,解决了学生移动终端设备多种多样的问题。在教师pc端,通过数据库存储信息和数据,从而实现这种师生互动系统的真正可用性。试想当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点击”、“滑动”的方式简单的实现和教师在学习进度上的沟通,课程安排上的沟通,而老师在pc端可以储存这些信息,在课前课后可以用来参考,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现有app的介绍)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在教师具备常规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在日常教学中,通过pc端发起提问,学生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在教室的wifi连接下实现简单的答题,提问等过程。
互动系统的设计目标
(1)支持多样性参与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理论基础。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熟悉掌握基本理论,完成英文资料的翻译,熟悉开发环境。
第6-9周:编程实现各算法,并进行仿真调试。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明日科技,java从入门到精通(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cays.horstmann,garycornell著(周立新,陈波,叶乃文等译),java核心技术(卷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