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语音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表达载体,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声音是近年的新发展,也是当今多媒体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音频数字化后的数据量没有视频信息庞大,但从传输和存储两个方面来看,音频压缩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在传输方面,由于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频率资源显得宝贵。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任务要求:(1)掌握一般压缩过程的四个步骤(2)分析语音数据的存贮方式、原理和特点(3)理解无损压缩和算法的基本概念(4)熟练掌握matlab软件进行类c编程(5)学习使用arj,lha用于压缩效率对比2.难点分析 此次课题介绍语音及数据压缩的相关知识,弄清楚语音数据基本概念、特点及压缩编码的基本过程,并且重点分析一般压缩模型的基本步骤,进而提出一种对语音数据进行无损压缩的算法。
一般压缩模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输入数据流2.压缩决策模式3.压缩编码4.输出数据流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压缩决策模式,决定如何对输入数据流进行压缩,才能有效提高压缩效率。
一般情况下,采集的语音数据是声音每个采样点的振幅数据,存储的是声音振幅实际值,即每个采样点对应1byte数据,语音压缩算法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压缩效率,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有利于压缩和扩展的具体实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近30年来,编码技术日臻完善,高质量、低速率的语音编码算法纷纷出现,各国相继成立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及时制定专门的通信编码标准,语音编码技术的发展也体现在这些不断制定的标准中。
由于实现方式的不同,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种类很多,一直向着高质低速方向发展,并出现了不少令人振奋的成果。
非固定端点的直线拟合:在给定 精度的控制下,每段拟合直线应尽可能地拟合更多的数据点; 在这种方案中没有考虑端点的连续问题。
4. 研究方案
1.课题任务要求:本课题的主要要求成果是通过对语音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对语音数据进行无损压缩的算法,并将其压缩效率与其它一些常用压缩软件(如arj,lha等)的压缩效率进行比较。
所用到的有语料库录音设备,matlab软件和使用c语言的计算机设备。
2. 基本概念和软件首先,引入压缩率的概念:压缩率 = (1-(压缩后的大小/原大小))*100压缩效果最理想的压缩效率为100%,而压缩完全失败的情况下压缩率为0%,最糟糕的情况是一个负压缩率。
5. 工作计划
第1周:根据分配的课题查找关于课题的的文献资料和翻译文献。
了解课题的相关信息,对课题进行基本分析,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思路。
第2周:制定课题基本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课题的设计思路,撰写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