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络的安防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01:55: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早期的物联网是以无线传感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 物联网的内涵有了较大变化。根据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一篇报告中对物联网概念进行扩展,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智能终端,传感器技术等。物联网中的“物”均具有标识,物理属性以及实质上的个性,使用智能接口,完成与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物联网的关键环节为‘感知-传输-处理’。

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安防市场,但现有的安防系统往往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狭窄,难以跟紧市场扩张步伐。究其原因,通信技术与智能处理技术的不足是制约安防市场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尽管,简易防盗报警装置已经在部分城市的家庭中进行安装,指定的电话能够接受到相应的报警信息,但是,由于不能有效过滤分析报警信息,误报警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防盗效果并不明显。另外一些小区利用楼寓对讲系统,在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接收到的报警信息。防盗报警置在各个室内分机进行安装。这种方式下,防盗报警只是一种附属功能的表现,对于在同一线路和同一设备主机的并接问题,设备及线路故障则不能有效避免,误报警现象由于不能有效过滤和分析报警信息也经常出现,呈现不明显的防盗效果。物联网系统大量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十分有利于安防设备的灵活部署,同时物联网能将具备有不同能力的感知设备连接在一起,获取更复杂的环境信息,解决智能信息处理中信息来源单一的问题,大大简化了智能信息处理的难度,对安防技术向纵深发展有极大益处。

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安全事故急剧增加,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现有的安防系统由于智能化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安防人员参与决策,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全防护系统的大规模推广,难于应对愈发多样化与科技化的恐怖袭击手段。所有的这些表现出对于一种新的安防系统的巨大需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及目标

1.1基本内容

按照当前的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该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三个主要部分。通过这三部分的正常运行及时的来解决安防问题。基于物联网的背景下,将报警系统和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安防。

主要在物联网应用的背景下,将安防报警系统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阶段(1-4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设计方案的形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二阶段(5-13周):课题研究与设计;完成项目的设计和测试;

第三阶段(14-16周):撰写和修改毕业论文;

第四阶段(17周):参与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彭力. 基于案例的物联网导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 杨虎.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bi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

[3] 肖俊芳.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09

[4] vladimir oleshehuk. internet of things and privacy preserving technologies[j]. wireless vitae.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