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615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纯银因美丽的金属光泽、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延展性能,成为世界各国制作首饰和器具的重要材料,同时也因为贵重性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流通货币之一。然而,银制品在使用和存放的过程中易发生明显的变色现象,银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的变色膜,变色膜的存在严重影响银制品的美学和历史价值。大气中硫化物、氧化物、紫外线及水蒸汽等成分的存在,使得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发暗发黑的现象,经过腐蚀后的银无论在外观还是性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银的腐蚀变色。
文采用添加cu、zn、ni、ti合金元素在925传统银合金中,对不同合金成分的银合金进行热处理。进行多元合金化,添加贱金属控制合金成本;生产工艺价格低廉,且不产生有毒物质,降低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追求具有良好加工性能、抗色变性能的和使用性能的银合金。
h.fujiyasu等人[8]发明了一种非ag-cu系的ag-ge-in系抗变色饰品银合金。其中的ge、in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ge改善了合金的亮度,使合金更加具有光泽;ge和in的同时存在使合金硬度适中易于加工,抗硫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更好。
华中科技大学马孟骅教授[9]研制了一种ag-mo-cu系的抗变色925银。这种银合金的理论配比范围为ag:80.00-95.00%、mo:5.00-20.00%、cu:0-5.00%、al:0-2.00%、re:0-0.50%、in:0-6.00%。在实例中采用的配比为ag:92.50%、mo:6.00%、cu:0.90%、al:0.50%、re:0-0.50%、in:0.10%。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基本内容
材料制备: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合金配方,通过熔模铸造制的不同配方的银合金样品。通过失蜡模精密铸造的方法制备试样的工艺流程:制作蜡模—制作蜡树—铸型制作—熔炼浇注—铸件清理。热处理工艺流程:400℃退火,保温1h,随炉冷却。
材料表征: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简称OM)、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简称EDS)等技术,研究不同成分的银合金耐腐蚀性能。
2.2 研究目标
1、确定银合金的配方,掌握银合金抗变色试验及其评价方法;
2、学习银合金试样的腐蚀溶液的配置;
3、结构分析与性能表征,利用OM、SEM、EDS等技术研究不同成分的银合金耐腐蚀性能,提出具有良好抗变色性能的合金方案。
2.3 技术方案
1、确定热处理试样成分
试样 | Ag | Cu | Zn | Ni | Ti |
1 | 92.50 | 4.70 | 2.70 | 0.1 | 0 |
2 | 92.50 | 4.00 | 2.50 | 1.00 | 0 |
3 | 92.50 | 4.00 | 2.75 | 0 | 0.75 |
4 | 92.50 | 3.97 | 1.91 | 0.62 | 1.00 |
5 | 92.50 | 3.00 | 2.75 | 0.75 | 1.00 |
为探究适当退火温度,将5组试样进行50~500摄氏度的DSC测试,通过测试曲线观察到5组试样均在300~450℃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吸热峰,因此采用400℃退火,保温1h,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对热处理后的不同合金成分的银合金进行变色实验,分别在硫化物溶液、卤化物溶液和人工汗液中进行。
3、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分析、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不同成分的银合金耐腐蚀性能,对比选出最优性能的合金配比。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原料、仪器和设备。确定技术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4-9周:按照设计方案,采用dsc确定热处理工艺参数并进行热处理,开展溶液腐蚀工作。
第10-13周:利用om等测试技术及设备对银合金试样的物相、显微结构测试。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沈丁杰.热处理工艺对925银合金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张吉刚.银币变色机制及抗变色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9.
[3]邬治平,江涛,赵均辉,钟飞,杨丽.ag-zn-mg-al体系925银合金的性能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24):114-115 11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