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蓝比色法测定活性硅的含量开题报告

 2021-08-08 21:33: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功能基因不断涌现。如何将所需的功能基因导人受体细胞是基因研究中的关键步骤,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基因传递载体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纳米生物技术是2l世纪具有开发前景的科技领域,纳米材料的出现为解决基因转移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956年时,美国贝尔实验室uhlir首次发现并报道了通过电化学腐蚀法可以形成多孔硅薄膜。

uhlir发现在阳极电流密度较小的情况下,在浓的氢氟酸电解液中对单晶硅进行电化学腐蚀可以得到一层与明亮抛光面不同的多孔结构的薄膜,即多孔硅。

随后1958年,d.turner对阳极氧化法成膜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详细论述了多孔硅薄膜的刻蚀条件及其相关性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设计方案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下面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了解并掌握钼蓝比色法的实验要求,探究不同物质活性硅的含量。

3、此次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探究用钼蓝比色法来测定活性硅从而探究和应用活性硅。

4. 研究创新点

纳米材料介导的药物靶向治疗和动物细胞转基因等相关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般是将基因物质包裹在纳米颗粒内部或吸附在其表面,然后对表面作偶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克隆抗体等)修饰。

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在细胞内吞作用下将目标基因摄入细胞内,从而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性基因遗传转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