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l研究背景
3d打印又称作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来实现。3d打印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所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外3d打印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能够在0.01mm的单层厚度上实现600dpi的精细分辨率。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产品可以实现每小时25mm厚度的垂直速率,并可实现24位色彩的彩色打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所高校开展了3d打印技术的自主研发,企业已实现了3d打印机的整机生产和销售。这些企业主要由海外归国团队建立,规模较小,产品技术与国外厂商同类产品相比尚处于低端。目前,国产3d打印机在打印精度、打印速度、打印尺寸和软件支持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商用的需求,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服务领域,我国东部发达城市已普遍有企业应用进口3d打印设备开展了商业化的快速成型服务,其服务范围涉及到模具制作、样品制作、辅助设计、文物复原等多个领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通过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在pla中掺杂四氧化三铁等磁性纳米粒子,制备磁性可降解pla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等表征结构、测试热稳定性、力学和其他性能;研究磁性纳米粒子对pla熔点、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等的影响。技术要求:
(1)制得的磁性pla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
(2)磁性pla可挤出成型;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纳米fe3o4的制备
用通氮气除氧的蒸馏水配置0.4mol/l fe3 和0.25mol/l fe2 溶液100ml,将 其倒入带温度计的四颈烧瓶;通氮气去除瓶中氧气,将系统升温至60℃,在700r/min机械搅拌下加入2mol/l naoh 85ml;升温至90℃,陈化1h;用0.5mol/l的盐酸调节ph至3—4,使产物fe304沉降,磁铁分离后,用蒸馏水将其洗至中性。
2. pla 扩链改性料的造粒及注塑。
4. 参考文献
[1]李俊起,朱爱臣,马丽霞,张锡霞,王传栋.聚乳酸在3D打印医疗器械产品中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6,(04):309-312.[2]唐鹿.3D打印聚乳酸热塑挤压成型材料的研究及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6,(11):113-117 135.[3]郑彩平.国内外产聚乳酸热学性能比对研究[J].科技风,2016,(17):225-226.[4]臧晓龙,孙健,李亚莉,陈立强,杨学财,梁立卿,杜国庆.3D生物打印构建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复合体的实验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16):2405-2411.[5]金泽枫,金杨福,周密,马学所,周庭震,钱欣.基于FDM聚乳酸3D打印材料的工艺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16,(02):67-70.[6]唐通鸣,陆燕,聂富强,倪红军,李志扬.环境友好型3D打印材料聚乳酸的制备及性能[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5,(06):21-23.[7]肖苏华,巫小珍.聚乳酸材料在桌面型3D打印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2015,(10):1344-1347.[8]陈卫,汪艳,傅轶.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乳酸丝材的制备与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5,(08):21-24.[9]舒友,胡扬剑,魏清茂,黄蓉,荆王莉.3D打印条件对可降解聚乳酸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塑料,2015,(03):91-94.[10]3D打印用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工程塑料应用,2015,(02):13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3周~第4周,查阅资料,准备开题报告,论文翻译;
(2)第5周~第8周,实验;
(3)第9周~第13周,实验,整理数据,工艺设计、绘图;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