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它以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种工业产品,同时也是能成批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的一种生产工具。大到飞机、汽车,小到茶杯、钉子,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必须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所以模具又有“工业之母”的荣誉称号。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模具工业在投资、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已跨入模具大国行列,但还远不是模具强国,仍然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挑战,模具质量普遍不高,模具水平偏低,制约了我国模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塑料种类繁多,性能优良,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塑料制品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随着塑料成型理论的不断完善,新的成型工艺不断涌现,塑料模具技术不断提高,产值产量逐年快速增长,在各类模具中的地位更显突出。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塑料模具应用尤为广泛,从车身到轮胎,从发动机到车饰件都涉及到了塑料模具设计。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对工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工件的工艺性分析是指工件在塑料成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所谓塑性加工工艺性好是指能用普通的塑料成型加工方法,在模具寿命和生产率高、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得到质量合格的工件。因此,工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材料及厚度等对工件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下图是本文所研究的工件汽车门饰板的结构图。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给定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确定工艺方案,完成开题报告。第4-5周:制定零件成型加工工艺,确定模具设计方案。
第6-7周: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及相关工艺计算。
第8-11周:模具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杨永顺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注射模具设计师速查手册 刘朝福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3.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 杨占晓 白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