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连续近十年,中央一号文件都突出了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今年召开的几次重大的会议上,新的政府班子再一次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执政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均与三农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在今后的几十年里,三农问题将一直作为中国社会最为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今年十八大报告上再次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笔者的理解是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环节和创新方式。
城中村是近十年来在中国城镇化大浪潮下农村向城镇发展所特有的过渡产物。它们一般位于城镇或者城市内,与城镇比邻而存,界限模糊。它们已经渐渐失去传统农村农耕的传统,所存农地几乎被城镇化蚕食殆尽,村民也多不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的村民只是徒有农业户口,实际上已经成为城镇人。还能够称之为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大部分的村民还是农业户籍,其二村民拥有宅基地使用权和自建房,其三村内的成员还拥有城市社区居民所没有的集体共有资产。城中村的特殊性使得它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和扩展,城中村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城中村既不从事农业生产,但村民组织依然存在,它依然留存着作为农村的一些特质。城中村的产业结构既已发生变化,那么其集体经济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产权制度也随之改进。现在比较流行和典型的是进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许多地方选择股份制改革,将集体资产仿效公司折股量化,再进行收益的分红。这其中一定会对村民的生活生产产生影响。
将股份制改革的研究置于城中村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则更加具有典型性和前沿性,也符合当下的需求,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城中村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对于研究城乡一体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关主要国外城镇化理论:
作者 | 理论名称 | 主要内容 |
恩格斯、马克思 | 城乡融合 | 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 |
刘易斯 | 二元结构 | 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的大量劳动力剩余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
埃比尼泽霍华德 | 田园城市 | 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而城市一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
资料来源:徐解舜,2008
国内关于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的理论来源多来于这些理论。而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革追根溯源的初始出处也在于这些先驱的理论。
国内的研究现状:
城中村的界定: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城乡二元土地管理体制下,在政府某些公共产品供给缺位或不足的条件下,城市化的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身参与市场化的各种有利条件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区类型。(成得礼,2008)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导致了亦城亦村的城中村的出现,它是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着结构性困境的一个微观体现(赵全军,2008)。
城中村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国家所有的城市建设用地和集体所有的农村建设用地并存。(谭永忠,王庆日等,2009)由于我国土地制度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城中村的集体土地明显处于不对等地位,价值评估明显有违市场实际价值,且不能直接进行自由的市场流转,并获取相应的收益,具有明显的产权残缺特征,埋下了集体经济产权不清,易产生纠纷的隐患(谭永忠,王庆日等,2009)。这也是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一大动机,即土地的确权。
但目前大部分城中村的研究都围绕改造问题,并且和失地农民结合在一起,多偏重城建和土地流转方面,如谭永忠,王庆日(2009)等从土地租金剩余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产生的微观动因,周新宏(2007)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问题的形成,陈淑云,邓宏乾(2007)从土地资本化的角度来分析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办法,很少有明确结合股份制改革的城中村研究。
股份制改革的沿革历史:
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方面的研究:
目前关于股份制改革的观点多样:有观点认为集体经济股份制的改革的基础对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在逐步向强调利润和资本化的现代新型合作社演变,形成了股份合作社(崔宝玉,2009),是股份制改革的源起。而潘长胜、李明(2004)则认为股份制改革的缘起有三:一是农民失地突出了集体经济的矛盾,二是集体资产经营不善,三是)行政区划调整中集体资产产权处置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人们实践改革求得改善的决心。刘笑萍(2005)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不明晰和随之而来的收益分配问题是导致改革的主要矛盾,股份制改革的初衷是解决该矛盾。
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形式和目的:
赵全军(2008)认为其形式是以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村(居)综合配套改革,目的是尝试着用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形式来取代传统的产权虚置、政企合一的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以求能有效解决问题、深化近郊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王德祥和张建忠(2011)认为社区股份合作社是将全村土地等集体资产和村民自有资产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形式。高伟兴(2007)认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是以资产为纽带,以村(社区)为单位,将村民(居民)的土地和资本相对集中,成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村股份制企业,以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一项制度创新。
研究方向:
目前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的侧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是清产核资,界定产权;二是股权的分配。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大部分都存在着产权界定方面的问题,也因此不断产生着利益纠葛。总结各种文献的研究,可以得出:解决产权归属问题是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关键和重点,同时为解决村民间利益的纠纷,要注重利益间的合理分配。因此很多地方仿效公司制度,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相对公平地分配给村民。
参考文献:
【1】《城乡融合: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石》,徐杰舜,《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
【2】《浙江省江干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葛斐,浙江大学农经系硕士学位论文,2013.1
【3】《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周新宏,复旦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论文,2007.5
【4】《股份合作社运行规范化的实证分析 对浙江台州和湖州42 家合作社的调查》,崔宝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vol.9,no.2)
【5】《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路径分析》,刘笑萍,《农业经济问题》,2005(9)
【6】《江苏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思考》,潘长胜,李明,《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4(11)
【7】《股权改制的适应性效率与结构性困境探析宁波市江东区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经验研究》,赵全军,《农村经济》,2008(4)
【8】《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的演进与困扰》,傅晨《学海》,2006(3)
【9】《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研究以浙江省瑞安、温州为例》,赵维清,《农村经济》,2012(9)
【10】《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王德祥,张建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1】《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特点、模式及趋势分析》,赵维清,《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城中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以潍坊市奎
文区为例》,马飞飞,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13】《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成得礼,《城市发展研究》,2008(15)
【14】《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基于对"土地租金剩余"的分析》,谭永忠,王庆日,冯敬俊,陈佳,冯红燕,《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
【15】《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高伟兴,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16】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dustry dynamics:a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approach.Roberto,A.Ricardo L.,CAEPR Working Paper,2008(9).1 124.
【17】Incentive contracting versus ownership reforms:evidence from chinas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Chang,C.Mecall,B.PWang,Y.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es,2003,31(3)
【18】Urbanization:processes,policies and patterns.Tang,W S.,Jenkins,A.Routledge,1990,203-22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本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城中村构架及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情况。通过总结情况和影响,分析股份制改革的适用性,预测股份制改革未来的走向,分析其推广的前景。
具体目标主要有: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总结归纳各地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现状和进程。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做好对所研究领域的了解。同时,查阅相关国家政策的文献,辅助研究。
2.访谈法
问卷调查辅以访谈来了解城中村人员构成和从业及收入情况,访谈相关村民,了解他们对于该股份制改革的看法和意见,访谈相关部门的人员,获取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历史沿革。
3.实证分析法
通过实证分析来分析股份制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
4.规范分析法
通过规范分析来分析股份制改革的适用性和推广前景。
5.比较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改革前后)村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村民的收入情况及满意度。
1.环境分析
PEST分析:
P | 政府提倡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并有很多相关的公共政策文件出台。 |
E | 我们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新旧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形式对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分析新形式的影响和推广前景。 |
S | 最终探讨出的适用性供其他地区推广的参考之用,从而为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情况提供好的借鉴。 |
T | 目前作为新兴的一种经济改革形式,许多技术难题还有待解决和发现,这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要点之一。 |
2.技术可行性
笔者身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教育、图书等资源来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同时,笔者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研究态度科学严谨,利于问题的分析,对研究涉及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都有了解,且能熟练的运用。另外,样本地区为笔者的家乡,调研方便省时。
3.经济可行性
一方面有学校经费支持。另一方面,笔者的家乡在所研究的地区,因此可以节省例如住宿费等多项费用。
技术路线因难以上传,已经置于附件中
4. 研究创新点
这个课题可以说比较前沿,还比较新,围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展开的研究还有挖掘的空间。同时城中村是现在国情下比较新兴的热点。目前把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对象置于城中村这个具体地点的相关文献较少,比较多的是将研究对象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有涵盖到这些城中村。我认为将两者结合是一个比较新,也不至于无前人研究的空中楼阁的课题。作为一个本科生,我深知没有能力完全靠自己来完成,我计划从那些范围比较大的文献中整理出类似的,结合自己的个案调查来写。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启动阶段(2014年2月):调查的前期工作。
分析阶段(2014年3月):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选取并分析股份制改革为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和产生的经济效益
调研展开阶段(2014年4月)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调研,及时修正问卷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