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稻盐敏感突变体的生理鉴定及基因定位开题报告

 2022-01-30 19:13: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土壤的盐渍化是限制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 10 亿hm2。我国盐渍土面积约1亿 hm2。而在我国的现有耕地中,至少有八百万公顷的土地由于不当的灌溉和施肥,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作物的产量。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是解决这一农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需要从基因的角度认识自然界中作物耐盐的机制,这将有助于通过分子育种方法提高农作物抵御盐胁迫的能力,对未来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稻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水稻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000 万hm 2,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的 40% 以上,作为中国 65% 以上人口的主食来源, 对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是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领域,竞争非常激烈。我国近几年来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经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我国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水稻耐盐基因的遗传及耐盐新品种的选育是目前水稻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筛选优异耐盐种质作为亲本开展杂交育种,选育耐盐新品种 ( 品系 );或通过转基因等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进而培育耐盐新品种;同时研究耐盐基因的遗传规律,为更好的开展耐盐育种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水稻是一种对盐浓度中度敏感的作物,耐盐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等影响,目前定位的耐盐 qtl 主要为苗期耐盐相关的,其中以第1、2、6和7染色体上居多。耐盐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为系统选育法,将杂交选育和胁迫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耐盐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虽然目前已经克隆了很多耐盐性相关基因,但要全面地理解植物适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目前所知道的还远远不够。

本课题所研究的材料为一个盐敏感突变体jn60,盐胁迫下,该突变体比野生型表现出更严重的萎蔫现象。本研究将对该突变体的生理和遗传基础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实验材料:

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 var. nipponbare)及从ems诱变的日本晴突变体库中筛选到的一个盐敏感突变体jn60。

2. 方法和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植物耐盐分子生物学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利用先进的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及作图技术,关于耐盐 QTL 的发掘、定位、克隆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由于丰富的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所以今后要加大地方及野生稻资源的收集、鉴定,室内室外鉴定相结合, 发掘优良抗性材料加以利用, 通过常规杂交 、 转基因等方法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水稻, 培育抗盐优良品种 。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计划:

(1)在2014年2月10之前,阅读相关文献和完成实验的初期准备。

(2)2月11至5月20日,培养水稻材料,分阶段取样,生理指标测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