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水资源与人口、生产、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缺水将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同时,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用水量的比例最大,因而,农业生产最易受干旱缺水的困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水稻种植总面积20%,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23%左右(fao,2001)。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的优势十分明显,同时也是耗水量最多的作物,约占农业用水量70%。因此,减少农业用水,特别是减少水稻用水己开始成为农业专家的共识(brownlr,1998)。要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挖掘水稻增产的潜力,一靠扩大种植面积,但中国南方稻区灌溉条件好的水稻生产面积己相对饱和;二靠提高和稳定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在耕地少,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选育耐旱性极强、需水量少的栽培稻新品种,发展节水型稻作,实现水稻旱作是比较经济的有效办法。水稻节水栽培过程中,主要发生两个环境条件的改变,一是水分条件,由淹水转变为控制灌溉或相对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二是在淹水条件下由于稻田土壤的硝化作用被抑制,铵态氮是土壤无机氮的主要形态,而水稻旱作后,由于硝化作用得到加强,导致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增加成为与铵态氮并存的可供水稻吸收利用的主要氮源形态(钱晓晴等,2003;石英等,2001)。一般认为水稻是喜铵植物,对于铵态氮的吸收多于硝态氮。随着水稻生长环境的改变(水分状况与氮素形态),水稻生长必然受到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的水分生理和氮素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实验在水培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两种籼稻品种(汕优63和扬稻6号)进一步研究两种水分条件和氮素形态下,水稻的根尖细胞死亡,水稻的光合特性,水稻的根系通气组织的发育状况,以及与伤流液的关系,根系孔隙度,水稻的生物量
2.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
3.1.1供试品种
供试水稻(oryzasatival)品种为:汕优63(杂交籼稻)、扬稻6号(常规籼稻)。
3.1.2水培方案
实验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温室实验基地进行,白天室内温度为28~35℃,光合有效副射为1000~1500μmolm-2s-1左右。
4. 研究创新点
4.特色或创新之处
以汕优63(杂交籼稻)、扬稻6号(常规籼稻)为材料,在水稻生理层面上阐明水分胁迫和硝营养对水稻根系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水分胁迫和硝营养对水稻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影响。这一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1试验进度安排
2014.3.1-3.25准备材料和培养。
2014.3.26-5.10取材测定和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