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1课题意义 我国虽然已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我国农村地区学生辍学率依然不低,一般认为在10 %,有的调查甚至认为农村初中辍学率高达43%(原春林,2005)。很多地方远远超出了国家的普九的要求(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即使普九验收时已达标的地区,后来的巩固率并不稳定,而且反弹的现象比较严重(捌马阿末,2010)(张红霞,2011)。因此,深入探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任由其发展必将会对社会的发展与定带来不利影响。农村教育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就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辍学原因进行描述分析与计量模型分析,继而选取典型进行深入访谈,从而对如何有效抑制农村学生辍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2国内外研究概括 (1)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即对全国某些省市的辍学生数量、辍学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辍学率、运用模型分析出影响辍学原因的变量。也有个案分析方法,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辍学原因。 (2)研究内容上,学者主要关注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值得注意的是,农村辍学问题是近几年热门问题,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都会进行研究。学者中包含了经济管理专业、农业经济专业占了、教育心理学专、教育学和教育管理专业、少数民族学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因此研究内容各有偏重,较为全面。 (3)研究结论上,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背景各不相同结论较多,影响因素较为分散。主要有以下几种视角。 有的学者主要从经济视角看农村学生辍学问题,他们指出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所决定的教育收益率,是决定学生是否接受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唐佩、冉云2008)。即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可为接受教育的人带来货币收益(如未来较高的工资)和非货币收益(如教育带来的消费上的满足、社会地位和身份、声誉等)(李曦,任军力2009)。家庭收入成本过低、接受教育成本过高以外又剔出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辍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马玉杰、凌丽2005)。 然而有学者却给出不同的结论,认为经济因素并不是辍学的决定因素,相反,非经济因素才至关重要(苏群、丁毅2007)。他指出社会一些如大学生就业困难等不利因素、学校教育的管理和不足、自身修养与压力才是真正辍学的原因(张明水2011)。随着年级的升高,如到了初中阶段,因观念落后和学习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张晓峰、田爱丽2002)。 还有的学者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文化因素。农村人口的职业技能或劳动技能的获得方式以及生存标准,决定了教育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张士菊2003)。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教育改变生活的示范和刺激效应难以显现。这种社会的、文化的或心理的因素长期积淀后形成落后的心态和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进而形成顽固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放任子女辍学是农民的理性抉择(张红霞、张学东2011)。他们认为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辍学行为的外在结构因素,同时辍学也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读书无望论的思想观念比 | |
贫穷更可怕(李海燕2010)。此外,不可忽略的还有学生本身关于辍学的心理需要。初中学生渴望独立、自由、成长的青春期心理本身,是自愿性辍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部主观因素(欧贤才2007)。因为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尤其是外出打工,它满足了农村青少年的渴望独立和长大成熟的青春期心理需要,其次工作又能早点结婚生子,符合农村人观念(张雪琴,2007)。 此外,还有学者从政策学视角出发,认为诸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学生所学的知识等教育政策上的城市取向、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由于农村仍然存在着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剩余知识分子的负面影响导致农村辍学率攀高(张晓峰、田爱丽2002)。他们认为根源在于相关政策制定、执行等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卢红、杨润勇2007)。如《教育法》与《中国教育发展改革与发展纲要》政策目标不一致引发大小教育政策冲突,导致控制辍学政策不能很好执行、上行下不效导致国家与地方教育政策不能很好衔接、责任泛化致使政策执行主体缺位、一阵风式的政策执行方式导致农村初中辍学现象治标不治本怪圈形成这四大原因导致义务教育未能彻底贯彻下去,从而加大了辍学率(武林剑2012)。 最后,教育方法与课程视角也不容忽略,有学者指出:课程的城市中心取向:远离农村学生实际、课程资源的条件性与开发性双重短缺导致课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课程实施的专制性导致学生被边缘化、课程评价分数唯一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这四大原因才是学生被迫辍学的真正原因(郭浩,2007)。特别是新课改之后,又添了很多新的问题。譬如课程目标的知识化倾向、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的城市化取向、中小学课程不衔接等(王正惠,2006)。农村中学生辍学的根源在于农村的教育没有适应农村教育的需要,农村的教育应有农村特色。现实的农村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在教育普及化的时代,中学校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仍然没有摆脱掉精英教育的模式(张震波、朱腾2009)。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是跳过了龙门,跳龙门式的农村学校教育只会使学生成为书呆子。农村教育质量低、教育布局不合理、师生关系紧张、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对学生无吸引力是农村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袁桂林,2006)。 1.3应用前景 我国的农村辍学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生辍学极大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农村社会的稳定。所以,分析我国农村学生戳学的原因、家庭以及对教育的观念,探讨九年义务教育背景下,农民在农村教育上遇到的困难,为解决农村辍学问题严重提供策略和路径,从而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ShekDT,"FamilyFunctioning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SchoolAdjustment,andProblemBehaviorinChineseAdolescentsWithandWithoutEconomicDisadvantage,"JournalofGeneticPsychology,no.164(2002) [2]〔美〕M卡诺依.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Z].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牛建林.农村地区外出务工潮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2,04:103-110 112. | |
[4]张红霞,张学东.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以常村的个案研究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73-76. [5]原春琳,谢湘.初中平均辍学率达43%[J].中国青年报,2005-,6:26. [6]何万云.思茅市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及对策[J].云南教育视界,2006,10:41-43. [7]舒晓辉.读《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有感[J].中小学德育,2012,12:5. [8]捌马阿末.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辍学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02:92-96. [9]廊坊市教育局.中学生辍学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北教育,2007,1:8-9. [10]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2:1-5 [11]李海燕.读书无望比贫困更可怕农村辍学儿童的个案研究[J].基础教育,2010,11:61-64. [12]杨润勇,王颖.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1:36-41. [13]魏莉莉.贫困文化视野下的城市青少年辍学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4]孙百才,仝辉.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的实证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28-131. [15]唐佩,冉云芳.农村辍学问题的经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9:10-12. [16]林潼.西部农村初中高辍学率的经济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3,01:57-58. [17]王书军,李英.农户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约束条件及对策研究农村中小学生高辍学率的经济学透视[J].农村经济,2007,01:116-118. [18]李曦,任军利.义务教育背景下农村女童辍学救助机制新视野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0:4717-4719. [19]马玉杰,凌丽.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经济因素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5-7. [20]苏群,丁毅.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06:39-45. [21]张明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非经济因素辍学浅析对河南省罗山县农村辍学初中生的走访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51-52. [22]张明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非经济因素辍学浅析对河南省罗山县农村辍学初中生的走访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51-52. [23]张士菊.农村青少年辍学的非经济因素[J].青年研究,2003,01:36-38. [24]欧贤才,王凯.自愿性辍学:新时期农村初中教育的一个新问题[J].中 国青年研究,2007,(5). [25]张雪琴.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刍议[J].教育教学研究,2007,(28) [26]卢红,杨润勇.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的政策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9:30-34. [27]张晓峰,田爱丽.农村学生辍学:政策的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2,06:26-28. [28]武林剑,崔国富.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的政策学分析与审思[J].教学与管理,2012,03:25-27. [29]郭浩.课程视角:贫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2007,01:30-32. [30]江丽云,孙利.从课程视角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J].教育探索,2003,12:21-23. [31]王正惠、袁桂林.从课程视角看农村初中生[J].中小学管理,2006,8:75-76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目标
根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本文以江苏宿迁沭阳县地区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探索近几年农村学生初中阶段辍学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控制辍学率,增强农民文化素质提供合理的建议,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研究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研究前提:
1.本次调查以江苏省沭阳县为调查地,首先从熟人、当地政府处以及网络获取该县的乡镇基本信息。
2.本研究只针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以后农村辍学学生,所以,需通过信息寻找2004年以后辍学的初中学生。
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之前已经通过检索、查找、下载,阅读等多种文献信息、收集途径和方法,对农村辍学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义务教育实施以后农村辍学影响因素。经过文献阅读,形成一个总体框架。
研究方法二:问卷调查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取对近些年读过初中的农村学生(包括辍学生、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法。通过一份全面可行又通俗易懂的问卷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对比分析出当时辍学原因。一是实际走访熟人填写问卷、二是通过熟人寻找辍学生滚雪球模式填写问卷,同时配备网上调查问卷,通过QQ等一系列网络工具进行联系。
调查内容包括:
(1)了解个人情况
(2)了解农户的基本家庭情况
(3)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
(4)了解周围同龄人入学情况以及当地人教育观念。
(5)如今生活满意度、教育观念
研究方法三:访谈法
课题研究过程中会采用个人访谈法进行深刻的了解,主要根据辍学意愿为依据分为自愿性辍学、非自愿性辍学选取两种类型的访谈对象,并针对辍学原因不同,选取对应的访谈方式。同时也会选择继续读书的同龄人进行访谈,对比二者观念。另外还会选取某些农村资深老师、资深校长、家长等进行访谈,多方面了解原因。
研究方法四: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分析法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样本的描述分析,从而明确要研究的问题,为作者获取新的知识服务。描述分析方法主要从家庭情况、个人意愿、学校课程设置进行描述分析。
研究方法五:计量模型分析法
计量模型分析主要是先通过统计软件处理调查数据,再引用相关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学生辍学的因素。
Logit分类评定模型基本表达式如下:y=c c1X1 c2X2 c3X3 c24X24 变量定义:上式中,y为因变量辍学发生的概率;c是常数项;x1,x2,x3x24为自变量,c1,c2,c3c24为x(1,2,,ik="")的系数。本文研究的变量为:
具体如下:
因变量: | Y是否辍学否=0是=1 |
自变量个人特征: | X1性别男=0女=1 X2学习成绩很好=0一般=1 过得去=2学习差=3 X3喜欢上学喜欢=0一般=1 勉强上=2很讨厌=3 X4看待上学改变命运=0B勉强学点=1 学习无用=2被逼学习=3 |
自变量家庭特征 | X5父母的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0高中=1初中=2小学及以下=3 X6.家庭经济状况 富足=0小康水平=1温饱=2贫困=3 X7.兄弟姐妹 独生子女=01个=12个=23个及以上=3 X8.家人对学习的要求严格且期望高=0B一般水平=1 C要求较低=2没要求=3 X9父母职业 农民=0个体商户=1本地打工=2外出打工=3 X10父母外出打工时间 从没有=0较短=1较长=2基本不回家=3 X11家庭成员在学习上的帮助 有帮助=0无帮助=1 |
自变量社会特征 | X12同龄人读书情况读高中及以上很多=0初中较多=1 小学较多=2文盲较多=3 X13当地未成年人务工风潮基本没有=0B刚兴起=1 较多人打工=2很多人都会打工=3 X14打工工资 2000以下=02000-3000=13000-4000=24000以上=3 X15重男轻女是=1否=0 X16是否热衷于网络游戏 是=1不是=0 |
自变量学校特征 | X17教学水平数一数二=0较好=1一般=2较差=3 X18看待学校安排的课程 增长知识=0学习无用=1枯燥无聊=2糟糕透顶=3 X19是否感兴趣有兴趣=0无兴趣=1 X20师生关系亦师亦友=0比较和谐=1一般=2关系紧张=3 X21校园生活 丰富多彩=0不喜欢也不讨厌=1 乏味无聊=2厌恶至极=3 X22考入重点高中可能很大可能=0一般可能=1希望不大=2绝不可能=3 X23老师教育方法循循善诱=0正常水平=1 方法不吸引人=2无法接受=3 X24学校管理是否得当是=0否=1 |
计量回归结果后,进行经济意义、统计意义检验。
3.2技术路线
3.3可行性分析
从项目本身考虑,如前文所述课题研究方案思路清晰,设计比较合理,研究使用的方法科学,操作可行性强。
从项目执行人考虑,基础知识牢固,科学态度认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项目执行人对研究涉及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有深入地了解且能够熟练地运用。且项目执行人来自江苏沭阳,熟知当地的风俗文化,解决如方言等沟通不便的问题,可以号召其在村中熟人为其介绍农村辍学学生,资源丰富。
以上优势都为今后调研分析工作的顺利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此课题的可行性。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一是不仅研究了辍学的现象与原因,而且会跟踪进行深入挖掘辍学后观念变化。二是不仅注重定量研究分析,也有个案分析包括辍学学生、在校生两种,从案例分析深入挖掘辍学背后的原因。三是此研究不仅从学生角度看,还要对一些相关的老师、校长、家长等一些相关人物做访问。研究分类合理,研究内容较为全面。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10月-2014年12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已有的专业知识,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设计访谈提纲。
2014年1月27日:完成项目开题报告;
2015年1月-2015年2月: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收集所需资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