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2022-01-23 21:05: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基于湿地对于城市的重要生态意义以及城市湿地公园的多样功能,选定研究题目。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与森林、海洋一起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同时有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的功能,它能更好地保护城市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立是对城市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同时对开发过度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的退化提供修复和休息的机会,是对城市湿地保护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

城界湿地保护经历了湿地过度开垦和破坏、湿地保护与控制利用、湿地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3个阶段,目前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国际湿地学界的共识。湿地公园建设已成为有效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以及维持或扩大湿地面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外发达国家便开始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恢复生物栖息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这些研究强调多学科交叉渗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水文和资源科学协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化学、生物化学、园林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方面的交叉研究,特别是有关于解决区域性的湿地理论和实践问题,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日益增多和深入[2]。发达国家湿地研究继续居国际湿地研究的领先地位,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芬兰、瑞典等国家,反映了发达国家湿地研究受重视的程度、资金投入强度和湿地研究水平[3]

国内在湿地的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在湿地恢复及湿地保护政策等方面相对滞后,近几年才逐步对湿地的重要作用给予重视,在湿地研究领域侧重于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湿地的评价与监测、栖息地重建等方面[4],而将湿地生态系统原理应用于污水处理[5]、景观美学[6]及城市发展[7]的实例却不多。在城市湿地公园构建方面,理论基础薄弱,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我国内地在湿地恢复、重建及湿地保护政策等起步较晚,但随着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其在生态方面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湿地公园得的建设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我国建设部在2005年出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而目前各地接受并推广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的时间还不足6年,但是,在湿地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恢复重建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更是将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提高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其蓬勃发展之势可见一斑[8]

目前,我国在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09年12月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命名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达37处,分布在1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也由此可见,城市湿地公园的兴建出于蓬勃发展时期,其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基地环境的分析,包括其周边用地性质、其上旧建筑群、道路情况、水文信息等的调查,以及结合场地上位规划,从城市生态设计入手,对于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彰显南京特色以及秦淮河文化,将场地打造成一具有文化性、特色性、生态性的城市湿地公园/风景区。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于2017年3月~5月,采用实地调研、案例研究、初步设计、交流沟通的方法,对基址进行调研与设计,并进行相关的模型建立、效果图绘制等,最终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2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本次设计虽立足于城市湿地公园,重视其对于城市生态的影响以及对生物生境的保护作用等生态效益的体现,此外,在设计中仍然兼顾游客体验-即公园的可玩性、可赏性,并且重视对于地块本身建筑、古树的保护。

在公园的文化彰显上也力求有特色的,将秦淮文化与南京特色相互融合,力求将地块打造成为长江入河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7.201-15研究构思

15-23确定题目,列出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