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92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中华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注重礼节,崇尚礼尚往来,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人情消费是中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支出。送礼,随礼的过程中增加了居民之间的情谊,强化了社会关系网络,而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是影响居民就业、收入、信息获取及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人情消费数目及名目的急剧增加,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情况屡见不鲜,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又会负向影响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然而,当前鲜少有关注农村人情消费情况及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课题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研究人情消费如何影响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本课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实证分析研究人情消费如何影响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加深对于“人情”这一具有本土特点的消费行为的认识,从而对引导农村居民理性看待并合理使用“人情消费”以构建健康的农村居民社会网络构建及有效提高居民幸福感。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伴随社会对“唯gdp论”的发展战略的反思,幸福感逐渐成为舆论和学术关注的焦点。而日渐增加的人情消费支出加重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本课题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研究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用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提出农村居民理性构建社会网络及提高幸福感的可行性建议。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查阅相关文献,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对已有的理论成果做延伸性分析。
(2)实证分析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有针对性的对问题及数据进行筛选,整理有效数据并获得相关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有序logit模型及stata软件等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1)选题角度的创新: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对“唯gdp论”发展战略的反思,人们越来越关注幸福感。人情消费的激增不仅可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也可能会降低居民主观幸福感,农村尤为如此,因此本课题切合时代需要。
(2)研究主体的创新:前人研究对农村居民人情消费及幸福感的研究较少,本课题弥补聚焦于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情况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以期深入理解人情消费在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为如何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出合理化建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8年12月5日-12月20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2018年12月20日-12月31日 撰写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