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建筑是“文化的容器”、“凝固的史诗”,是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综合载体。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特别是那些反映地域文化、极富风格内涵、且保留历史文脉的建筑,在城市的肌肤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群体记忆与抒发情感的载体。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建筑不仅能够客观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水平和技术发展,还能折射出该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变迁等等内容。
(1)当前建筑保护中的若干问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从静态的结构性研究与动态的发展性研究两个角度对江苏历史建筑进行整体性研究,即一方面包括对建筑本体特征的认知研究,另一方面包括对建筑特征发展及演变过程的研究,追溯其源头和发展过程,并分析总结其形成的结果及演变路径。同时,从物质及非物质两方面的研究,既包括有形的建筑实体,又包括无形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研究。前者是后者的物质载体和直接反应,后者又影响了前者的形成和发展。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对江苏建筑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资料性整理以及分类性研究,接下来是对江苏近代建筑物质形态本体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包括风格特征、空间形态、建筑造型以及建筑结构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对江苏近代建筑非物质形态,即建筑形成背景、文化内涵、演变的特征、路径和演变动因的分析研究。
另外,研究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以及流线设计,在路径里穿插江苏的地域建筑要素。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前期对江苏历史建筑进行调研、在高德地图上进行云选址,大约3周;
江苏建筑博物馆一草二草建筑方案设计及工作模型制作,确定方案、绘图等15周;
答辩与答辩准备1-2周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辛同升.鲁中地区近代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8.5
[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推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m].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发行,2002
[3] 温玉清 . 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d]: [ 博士学位论文 ]. 天津大学,2006.6:182-19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