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论及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是要合理界定国有企业的定位和性质。我认为,所谓国有企业,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其本质上应该是全民所有的企业,控股股东或产权所有者是全体人民,因而其存在的最重要理由应是为全民谋福利。因此国有企业应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公共性,它们毫无疑问应该是极为特殊的一类企业,自然不可以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公司相提并论。可以说国有企业是一种对市场机制补充性的制度安排,是政府为校正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参与和干预经济的工具与手段;在现阶段的中国更为特殊的是,国有企业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还是政府参与经济的手段,因为它还要解决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市场失灵问题。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之一是要找到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最佳融合方式,使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于以上出发点,本篇论文会从国有企业改革要系统化、整体性地深入推进。必须在垄断行业改革、民营和外资经济发展、政府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管理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多管齐下,方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不再以营利为目的,应通过公法严格划定国有企业的逻辑边界,限制其投资方向。在国有经济适度退出的同时,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以分红和适当退出后的股份转让之所得充实社保基金,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完善和保障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使其真正为民所共享。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新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推进难度似乎越来越大,理论研究以及改革的方式和路径上也越来越难以创新,可以说到了一个步履艰难的阶段。现实中,一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利润节节攀升,凯歌高奏: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效率低下以及腐败滋生、在某些行业的高度垄断而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等问题仍然广为诟病。
我国的政府机构虽然经历了几次撤并机构、调整只能和精简人员等方面的改革,但与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搞笑、精干、服务型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政企关系任然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通过“管人”和行政审批制度,一定程度上仍然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由于职能重叠不清,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效率很低。相关部门对企业经营者的“官员化”管理方式也依然存在,这些状况妨碍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也束缚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1.2.2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7—3.31完成开题报告(毕业实习中完成);
4.3—5.7完成文初稿并上传阶段性报告;
5.8—5.21修改论文初稿上传阶段性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亚当斯密:《国富论》,孙善春,李春长译
【2】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设计和整体推进/刘泉红著
【3】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产权制度与国有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学动态》,2003(6)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