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16:07: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被定义为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展至支付、信息中介等多重服务。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自此,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均呈现极大扩张。阿里金融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典型代表,其中余额宝更是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有四种模式:网上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网上理财(如余额宝)、网上融资(如阿里小贷)和网上借贷(如p2p、众筹)。截止至2014年,仅网络理财和移动理财人数就达到3.9亿元,约占网民总数的60%;预计到2018年,预计该规模将超过11亿人。在此期间,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我国无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商业银行均积极采取举措进行革新。大型商业银行拥有相对先进的技术以及丰厚的资本,在银行业务再造上具有先天优势。因而可见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发展上和业务再造上、消费、信息服务等领域上均有明显的进步和延伸。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维护自身市场费额中也在积极采取改进和革新,打造并逐步完善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平台。但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往往在技术、资本、资源以及发展战略上处于相对劣势,要在新的竞争关系中占得主动权显然更加困难。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市场环境中,中小商业银行创新业务不足的问题将近一倍凸显、传统优势业务和原有市场也可能收到挤压,甚至影响其生存。由此,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最大化自身能力和优势、调整发展策略、整合和创新技术和制度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份额和地位,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概念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自2013年以来却保持着十分快速的增长。谢平,邹传伟(2012),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型模式的概念。通过理论建模和案例分析、对社交网络的分析以及对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的分析,对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能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goldman sachs(2012)估计全球移动支付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的比例,2011年约1.0%,2015年将达到2.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子行业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支付中介等多个方面对我传统商业银行业,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越发引起金融行业以及学术界的关注。muritala(2012)等学者共同研究了电子银行的限制性要素,并强调应以客户为产品和服务核心,关注交互和信息反馈。吴晓求(2015),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生存逻辑、理论结构以及监管准则的探究,认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互竞争,会推动金融结构变革和金融效率提升,完成从大企业金融、富人金融到普惠金融的转型。王达(2014),以互联网金融在美国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逻辑为出发点,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美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进而得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处在制度改革和金融脱媒的特殊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态和金融运行机制产生冲击,其中包括:加速金融脱媒进程,以及在产业和制度层面推动金融创新。徐岚,徐青松(2014),以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加快互联网金融行业立法进程、组建并完善行业监管机构和机制、以实名制建设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合作的政策建议。邱峰(2013),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根源和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冲击,提出虽然由于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以及客户 关系脱媒,银行的中介功能逐渐出现边缘化并面对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风险,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自身发展存在的缺陷及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出现完全的替代较为困难,唯有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才是双赢的决策。汪春鹏,肖韶峰(2015),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在降低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技术运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给中小银行带来威胁,提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在借鉴互联网金融思维转变服务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及建设大数据运用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面寻求变革。mingchi lee(2009)互联网金融模式对电子银行造成的冲击和挑战,同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电子银行在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对中小商业银行进行界定并对其营运环境和内、外部局限性进行分析。通过阐述互联网融资、p2p和众筹以及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支付功能方面产生的挑战;通过互联网金融相关特点研究其所带来的技术革新、中介职能优化、营运模式革新等方面的商业模式变革。根据以上分析,就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运模式、平台建设、人才储备提出了相关参考建议,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就今后发展中确立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服务和技术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提纲如下:

摘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4 – 6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的方法,确定论文提纲,完成开题报告,并于3月31前完成网上提交。

第7 - 11周:撰写论文,并完成初稿

第12 -13周: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2012,12:11-22.

[2]goldman sachs,2012,“mobile monetization:does the shift in traffic pay?”

[3]muritala ta,s.ta.perceived attribute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ers’engagement with electronic banking[j].general information,2012:102-116

[4]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财贸经济,2015,02:5-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