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经济学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2021-08-14 16:05: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本文立足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往往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力求能合理解释消费者的某些非理性消费行为,并为现实提供借鉴。本文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界限。将心理学研究视角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修正了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质疑、进行了补充和拓展的同时,对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提出有意义的解决措施。

2、意义:选题研究现实中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更加关注现实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正说明了经济学在摆脱了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之后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是向着更加真实的世界方向发展。本文将重新思考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将非理性行为及其原因和分析进行重点研究,侧重用房地产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例分析。使非理性消费行为更加清晰透彻。从而使现代经济学更加完善。中国消费者在日常的消费决策中越来越多的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不仅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而且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另外,针对房地产市场非理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国内学者可以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宏观地了解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其解决方案。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学者对于非理性消费的形成因素研究主要依靠定性手段,尽管出现若干实证研究但毕竟不多,且缺少定量化分析过程。针对非理性消费的应对措施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阐述,由于缺乏微观的定量化研究,没有用实验和数据说话,提出的应对措施较为笼统,缺少说服力。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lelandstanford(1968)肯定了储蓄数额受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影响,从而间接肯定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hall(1978年)首次运用理性预期理论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得出理性预期对消费行为有重大影响结论。“缓冲库存模型”的提出,肯定了不确定性预期对储蓄消费影响。2012年美国经济学家danariely描述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怪诞行为学》,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从而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以及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

1.1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及归纳总结(文献综述)

1.2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含义及表现形式、1.3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分类、1.4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分析

1.5利用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进度安排

3.7—3.31完成开题报告(毕业实习中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参考文献:

[1]邓德胜, 曹国志. 限购条件下房地产市场非理性消费行为分. 学术探索,2012,09

[2]刘友平. 房地产市场博弈的理性与非理性行为. 经济师,2005,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