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1-08-14 02:48: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需要有效并且快速的身份验证和识别方法来确保信息不被盗取,而传统的身份识别,例如设置密码,刷卡等方式存在着许多缺陷,容易被盗取、破解、丢失,复制。因而,寻找新的方法进行身份的验证和识别成为了一个热点。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包括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音识别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更为安全可靠,在近几年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人体信息,提取生物特征,通过计算处理,利用提取的特征信息来识别身份,这样可以省去携带身份证件或钥匙的麻烦,也可以避免忘记密码或丢失证件的麻烦。此外,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可以避免类似于磁卡被复制盗刷等伪造事件的发生,而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

人脸识别技术相对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信息采集的方式更方便,不需要特定的扫描识别的仪器,通过摄像头即可采集到所需画面信息。因而应用的门槛更低,对硬件的要求相对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更少。而且采集的方式没有很大的侵扰性。在近几年,人脸识别的应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在生物特征识别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指纹识别的应用更为广泛,而现在人脸识别在各方面,例如手机解锁等方面也开始有更多应用。

然而,人脸识别技术也存在许多困难需要人们解决。人脸具有相似性,如何分辨出细微的差距,精确度又是否符合要求成为一大技术难点。而且环境影响,光线变化也会引起人脸图像的变化。以上这些困难都是人们研究这项技术的极大地挑战,也正是这些问题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与目标

2.1.1目标

在信息安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情况下,高速地进行身份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脸识别可以比传统的身份认证更有效,安全,因而逐步受到应用。本次设计的最终目标几时通过智能手机固有的摄像头等硬件采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出人脸,进行比对,完成人脸识别等相关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周:查阅文献,分析选题,确定技术路线,完成开题报告。

3-4周:完成文献查阅,编写摘要,完成外文翻译。

5-8周:进行需求分析,完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系统功能,并进行测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许毅.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林城.android2.x应用开发实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彭国伦.3d绘图程序设计:使用direct3d10/9和opengl2.0(cd).科学出版社.2009[4]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zigbee开发技术及实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5]高守玮,吴灿阳.zigbee技术实践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6]王向辉,张国印,赖明珠.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杨帆,孙琨,丁永菲.基于face 和android平台的考场人脸识别系统.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第17期p92-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