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ct成像技术自1976年ruther-ford提出以来,已经在医疗诊断、工业检测和安全检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扫描方式的改进,ct从最初的平行束扫描发展到今天的螺旋锥束扫描,成像质量和扫描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ct进入医学临床应用是在2006年双源ct问世之后。第一代双源ct使得双能量ct从临床前技术转化为临床实用的技术,在胸腹部疾病的诊断中体现了较高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厂家研发的ct设备不但能实现能量ct扫描,而且不断扩展着能量ct的临床应用范围,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近年来双能量ct技术发展迅速,突破了以往的一些技术瓶颈,从最初仅双源ct能实现双能量ct成像,到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可实现双能量ct扫描。这些双能量ct技术包括在不同能量状态下进行两次连续扫描的单源ct系统、配备了2套球管探测器的双源ct系统、能在高低能量管电压下快速进行切换的单源ct系统(快速千伏切换双能量ct)以及配备有能量解析探测器的单源ct系统(三明治探测器双能量ct)。
传统的双能ct系统采用x光机产生的宽能谱x射线,硬化效应较为严重,使结果的精度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的发展,x射线的特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成像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同步辐射光具有高强度、强穿透、高分辨等特性,可以对生物组织进行显微成像,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日本学者tsunoo和torikoshi等在spring-8同步辐射装置的bl2082线站开展过双能量ct成像的实验,并对spring-8在成像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经过实验研究,使用同步辐射进行双能量ct成像获取电子密度可以将误差控制在2%以内。dilmanian等学者在美国的nsls的医学线站上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2009年,我国建造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向用户开放,为生物医学成像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设计内容
学习掌握数据检测转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针对双能量ct扫描后的物质成像数据,测定被扫描物质的电子密度和原子序数,并设计编写相应软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查阅相关资料,翻译外文资料,确定初步方案。
第3~4周,确定技术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5~7周,完成相关计算方案和标定方案设计。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marind,bolldt,miletoa,etal.stateoftheart:dual-energyctoftheabdomen[j].radiology,2014,271(2):327-342.
[2]morsbachf,wumingmc,mullerd,etal.feasibilityofsingle-sourcedual-energycomputedtomographyforurinarystonecharacterizationandvalueofiterativereconstructions[j].investradial,2014,49(3):125-130.
[3]lugm,zhaoy,zhanglj,etal.dual-energyctofthelung[j].ajr,2012,199(5):s40-s5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