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意义
电影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创意文化产业的支柱。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明确表示要积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自2002年电影业实行了“院线制”改革,国产电影屡创佳绩:同年上映的《英雄》首次中国电影票房拉向“破亿”的巅峰;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为首部票房突破十亿国产电影,成为仅次于《阿凡达》的票房亚军;2015年《捉妖记》标志着国产电影首次票房突破20亿大关,成功打破《速度与激情7》票房纪录,登顶内地影史票房冠军;2016年春节档周星驰导演的电影《美人鱼》于2月26日累计票房突破30亿,成为内地影史首个突破30亿元的电影。目前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尤其是在全球和北美电影市场增速达6%,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电影市场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产业以年均增长30%左右的发展速度傲视群雄。
尽管中国电影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并不等同于“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中国电影既面临着进口片强大的攻势,又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艰难跋涉。好莱坞电影占据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前十名有5部是好莱坞电影;201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03.63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95.36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108.27亿元;国产片的票房和口碑出现极端化分歧,古装片、史诗片等大片票房屡遭败绩,小成本电影却创造了国产电影的观影热潮,而且我国制片生产中品质低劣的影片较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国产电影的发展仍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收集中国电影产业近几年的主要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统计模型,完成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根据近年来的电影产业的主要指标对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做出评价,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分析提供数据和科学分析支持;二是探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指引意见,对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借鉴前人的研究,可以利用影票房、影院数量、观影人次和电影产量等指标描述电影产业发展现状,接下来可以对这一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加入描述电影制作质量、电影出口情况、进口电影影响等指标。
2.2 研究的目标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探究影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正文部分将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的数据和方法,并完成一篇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第4-5周:进一步阅读文献,确定论文要采用的方案和路线,完成开题报告;收集中国电影产业的主要指标数据以及可能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指标数据。
第6-8周:利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检验数据的选取和初始模型的建立是否合理。
第9-13周:对数据进行统计建模分析,得到数据的初步结果;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初步成果。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王铮,许敏.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t模型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96-102.[2] 胡小莉,李波,吴正鹏.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1):62-67.
[3] wong, caroline and matthews, judy h.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ademy conference – the future of asia-pacific business: beyond the crisis. brisbane, australia,2009[c].brisbane,australia: judy h. matthews,2016.
[4] 王之帆.我国电影票房影响因素分析[j].市场研究,2015(5):30-3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