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课题:不同树龄悬铃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1.题目来源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防护林培育技术研究(2011bad38b03)。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3.1森林土壤碳的研究进展
土壤碳库可分为有机碳碳库和无机碳库两大部分,parton等提出的century模型把有机碳库分为了活性碳库、慢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几部分。由于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巨大库容,因此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就可能有大量的碳向大气排放,并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同时也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陆地表层以下1m深的有机碳储量为1500 pg。向大气释放co的通量(以c计)约为68 pga-1。其微小变动都可能引起大气中co浓度的较大波动。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co的过程被称为碳矿化。它反映了土壤有机碳从有机物变成无机物(co -c)的过程,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土壤温度、湿度、ph、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土地利用方式和外源有机物等.土壤凋落物作为外源有机物,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而且其生产、分解及相关过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气中co2的浓度和陆地碳储量。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4研究区概况
4.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研究区设于扬州市江都区砖桥镇横沟村,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西傍广陵区、邗江区,东与泰州市接壤,北与高邮市毗连。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51″~3248′00″,东经11927′03″~11954′23″。江都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方面: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了解并掌握土壤中有机碳的组成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重义。本次试验研究不同树龄的悬铃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选址在扬州市江都区砖桥镇横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51″~3248′00″,东经11927′03″~11954′23″。江都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
创新方面:与以往相比,多数集中在不同林木,不同海拔,地型,气候等方面的研究,本次试验采用同一树种不同树龄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且采用有行道树之王之称的悬铃木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