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典型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开题报告

 2021-08-09 00:52: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对南京典型绿地进行样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及结构特点,并对城市典型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土壤生态环境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合理的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997年安树青等提出地形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类型关系研究中,偏重于其中两个方面,对三者之间的研究缺乏探讨。2003年刘世梁等研究群落性质、地形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究三者的相互作用。

国内外关于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研究也比较多。1972年Whittaker提出α、β和γ三种多样性,其中α多样性即通常意义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目前研究土壤性质集中在景观或者区域尺度上,在1947年

Watt就认识到植被格局可以控制微气候与土壤状况。1995年,Pickett和

Cadenasso提出植被格局影响着土壤水分、养分等过程。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查阅有关文献,了解所研究的课题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二、南京城市典型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基本概况及基本研究方法的确定。

三、通过实地样方调查测算出样地的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并记录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

四、整理、处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五、通过分析结果提出科学的结论。

2011年7月至12月间选择风景区、住宅区、道路、商业中心等各种代表性环境区域,进行夏秋冬三季测定。

5月上旬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获得调查的初步结果,并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

5月下旬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在此后的时间内对毕业论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6月完成论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对于植物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个因子分析或单个植物品种研究,对于植物多样性在城市化进程中与土壤环境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对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

有一定的贡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