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林业活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造成影响,并且在现有科学技术下,这种变化是可以预测和评价的。因此,对2010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功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这不仅是国家首次开展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也是首次对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可作为江苏省节能减排的基准量;另一方面可以掌握2010年江苏省林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全省年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数据,提出既能保护生态安全又有利于提高林业碳汇效益的可行性建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科学家有关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问题的研究是从整个地球碳循环,主要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碳汇问题的研究开始的。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们的研究方向逐渐向林业碳汇方面发展,而林业碳汇活动主要是以碳汇项目形式进行的,可以对其评估和监测,从而获取研究成果。
国际上对于森林碳汇问题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际科联(icsu)执行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是全球性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则是ibp计划的发展和延续。之后,欧洲各国以及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都分别进行了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及其与全球碳循环之间关系的研究。而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和签署,森林碳汇进入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后,森林碳汇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巨大商机才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关于森林碳汇的经济问题、贸易问题研究迅速发展并成熟起来。
国内对于碳循环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比国际其他发达国家该领域的研究大约晚10-15年。我国科学家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若干领域,开展了许多前期性的预研究工作。虽然我国该领域研究起步稍晚,但是开展碳汇研究恰逢该领域研究蓬勃兴旺之时,我国的研究人员很快地吸收和学习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循环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果。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此次研究主要是关于江苏省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方面,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包括:江苏省乔木林、灌木林碳储量及其林分树种结构;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所需数据,计算201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完善江苏省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清单。
江苏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是江苏省首次对江苏省省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计算,其中包括能源、工业、农业、废弃物以及林业五大部分的碳排放量计算。由于面积大,种类多,因此此次计算工作更多的是从宏观上进行。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以《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及IPCC中提供的计算方法为依据来计算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4. 研究创新点
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功能的研究成果不多,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这是首次对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量进行计算,同时也是国家首次开展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通过本次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江苏省在201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状况,江苏省林地资源现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而且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性依据,对评价江苏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有重要作用。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