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校园的地域性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和既定的历史时段内,高校校园与该地区人文和自然环境的某种动态、开放的契合关系。并且由于具体的条件不同,其表现的方式、复杂性以及程度都存在差异。近年来,在教育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过于注重高校教育所承担的发展经济的角色,而忽视其地域特色的角色,导致了高校校园当前的一系列问题。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南京市的城市发展历史以及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背景,来重点研究南京地区高校的校园环境设计,针对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地域性进行初步探讨。以地域性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传承与发展为前提,在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并结合对南京市地域性文化的剖析,论证了地域性文化是当代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对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景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代景观设计应突出在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性文化的整体把握,产生强烈的地域特色,使其融入到整个区域文化当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典故和谚语中可知学习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是环境育人。故校园环境既是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近代快速发展的压力下,大部分的校园环境品质,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从高等学校历史文化及师生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出发,设计高品位、深内涵的校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益于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体现校园文化与文脉;体现校园形象。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地域性一词来源于地域主义(Regionallsm)。地域主义最早在建筑界提出,指在特定地区条件下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风格。1951年,刘易斯芒福德用湾区学派概括旧金山海湾地区的建筑创作风格,将追求表达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其他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区分开来,是地域主义的肇始。随后,学术界从地区性、地域性乃至地缘性,对建筑的地域陛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学者拉普普特《住屋形式与文化》一书中以大量例证论述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对城市和建筑的形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国外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发展正契合了地域性的变化。先后经历了欧洲中世纪的封闭型,18、19世纪北美的开敞分散型和现代的有机开放型。其中以美国为典型。从学校布局来看,美国的校园有两大类型。一种类型就是精英学校,即常春藤学校,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其建筑以哥特式风格为主,校园布局往往很工整,中间有林荫道、喷泉或者花坛,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特征。还有一种新旧穿插的,即老校区中也还有新校区,例如麻省理工大学。由于新校区请了一些名家设计,故涉及风格不一,校园布局比较活泼。追求教育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校园环境多开放灵活。
(国内)长期以来,国内的校园环境一直保持着比较传统的风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校园兴起,新旧校园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差异。虽然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己经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相关探讨大多还只是停留在总体规划的理论或建筑布局的调整上,而对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于如何运用绿地景观体现校园独特的文化的研究就更少。随着校园环境设计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国际接轨,在设计理念和手法上引进了一些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东西,为国内校园环境设计开拓了突破思路。但多数设计与校园环境规划地域性文化不符,不符合师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正如某些学者所说现在我们对校园环境设计的最迫切需要就是营造大学所具有的一种远远超越了物质环境优劣,蕴含于大学校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存在于每个生活在校园里的人心中的独特的校园精神,这就是校园精神环境的灵魂所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3月1日~3月31日:查阅资料,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4月1日~4月30日:资料整理研究,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5月1日~5月20日:修改、定稿
4. 研究创新点
大学校园是孕育学术思想、培育专业人才的场所,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校园是无声的课堂,不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品格和行为,还能够唤起强烈的心灵感觉和呼应,使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到愉悦、积极,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缩影,校园应如何营造属于它独一无二的环境,如何体现地域性特色,这是校园环境设计的一个重点。
在当代高校校园的地域特色探索中,较为成功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是在对民族性、地域特色文化具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了现代文化因素,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地创造。这种兼容了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高校校园,才能更加贴近人们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成为一种更具活力的地域形式。因此,对于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中高校校园的研究,应从社会文化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经济技术要素三方面着手,进而寻找出环境地域性与城市相通的部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