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二大农药生产大国,化学农药为农、林、家庭和公共卫生防疫中病、虫、鼠害的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农药使用后残留的有毒成分,以及大肆滥用有毒农药,往往造成土地大面积的污染,甚至严重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些方面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安全、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加坚定,新剂型农药的研发将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实验以聚乳酸为囊壁材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农药微球,其中所用溶剂为丙酮。该实验的出发点是寻找一聚乳酸为基材的农药缓释放体系,并加以论证其在缓释放过程中的缓释放性,将微胶囊的各种实用性全面推广到实际生产中去,从而在生活上改变原有农药的不足。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热分析、拉曼证明微胶囊中农药的存在;利用扫描电镜、粒度仪等仪器检测不同条件对微球形貌及粒径的影响,确定理想的工艺条件。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农药载药微球通常需借助一定的成型工艺,将农药和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制备成球形液滴,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该液滴,形成固溶体或凝胶体的复合微球,特别适合于农药缓释用天然高分子载体剂型。已报道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有骤冷凝固法、喷雾干燥法、挤出-溶剂挥发法、挤出-外源凝胶法、乳化-外源凝胶法、乳化-内源凝胶法、乳化-溶剂挥发法等。
在农药剂型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控缓释放型、复效型和缓释型。严锐等从物理型和化学型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缓释剂型的特点。自美国佩恩沃特公司在70年代中期推出第一个农药微胶囊剂Pencap-M后,相继有20多个商品问世。沈阳化工研究院于70年代开始研究微囊化技术,1982年才有第一个商品化的微胶囊农药-25%对硫磷微胶囊剂。由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吴学民副教授和四川成都新朝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农药微胶囊剂,开创了新的微胶囊加工方法,采用无毒可降解载体为壳材料,加工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解决了微胶囊剂研发与生产的关键问题,为农药微胶囊剂的推广和使用创制了条件。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微球,研究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聚乳酸浓度、油水相配比、搅拌速度的因素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啶虫眯载药缓释微球,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研究聚乳酸/啶虫眯缓释微球包封率、载药量和释放性能。4. 研究创新点
农药缓释剂是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农药制剂,在某些方面可替代化学农药。
但从总体来看,缓释剂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各种缓释剂的选材、制作方法、技术指标、质量检验方法、释放速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等研究正在进行。
实验中,针对当前农药缓释剂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改进实验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