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我国在GDP持续高位增长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很多地区采取了很多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与国家新标准和公众期盼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以PM2.5污染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日益严重,但是PM2.5综合防治研究中多侧重交通、能源、环保科技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及相关的综合防控技术,在绿地植被对PM2.5的作用研究方面则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拟从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对于PM2.5浓度的影响尝试分析城市绿地在PM2.5形成与沉降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以此填补此方面的空白。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于PM2.5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环保局在1997年率先颁布了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15.0μg/m3日均值65.0μg/m3(文一章等,2012)。我国的很多学者都对全国许多城市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并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气象因素对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都进行了研究。在绿地影响PM2.5方面,国内外研究多从树木生物学特征、气象条件等方面讨论植物去除PM2.5及其他颗粒物的研究,绿地对于PM2.5的作用不仅受到气象条件的综合作用,更加与绿地的结构组成等有很大关系,详细内容参见文献综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从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对于pm2.5浓度的影响尝试分析城市绿地在pm2.5形成与沉降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研究方案:
1.样地设置:研究针对城市道路绿地等主要绿地形式,选择典型样地,进行绿地消减pm2.5能力的监测,道路绿地选择在南京市幕府东路旁的一个山坡,处于主要道路边,并且具有明显的绿化带以及乔木林。每处样地内沿垂直道路方向分别于绿化林带内约6m、16m、26m、36m距离处设4处测试点,,并在道路边缘处设置对照点。
4. 研究创新点
1.通过对于不同绿地结构对于PM2.5的影响作用,来总结现有绿地结构中的最优结构。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