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收集整理演变历史资料,从环境空间、历史变迁、建筑布局、植被特征等方面分析碧云寺的园林特征,进一步丰富寺观园林数据库资料,促进寺观园林史研究。从中借鉴最经典的处理手法的构成要素,找出历史遗迹保护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意义:寺庙园林作为进一步世俗化的造园活动,扩大了范围,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对北京碧云寺园林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生态环境与宗教人文文化的延续与保护。研究碧云寺有助于我们连接宗教与世俗,能体现出佛国仙界的氛围,呈现出天人和谐的人居环境,在建设上更能将宗教与风景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结合。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的研究
中国寺庙园林是一类有代表性的宗教性建筑群体,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整体布局:从整体布局来说,寺庙建筑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不仅采取严格对称的方法来排列建筑,而且中轴线异常强烈,表现气势之宏伟。出于功能特点,为求庄严、肃穆也多以轴线对称的形式来组织建筑群。《香山碧云寺古建筑探析》一文中说碧云寺是一座具有汉藏建筑风格、融寺院建筑与园林建筑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北京地区,像碧云寺这样作为汉传佛教寺院却大规模使用藏传佛教建筑单体和建筑元素的极为少见,是汉传佛教建筑受藏传佛教建筑影响的一个实例。
园林环境的氛围:园林环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佛教园林植物包括寺院庭院中人工种植的花草树木,也包括寺院周边天然形成的丛林。除了对植物形态上的审美要求.还会对植物景观注入精深的文化内涵,寓情于景,神形兼备。植物具有生长的地域差异。《北京15个寺庙园林树种调查初步分析》的记录,碧云寺共计木本植物种类12种,大乔木6种,小乔木1种,花灌木2种,占区域常用木本植物比例15%,而在《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一文中则说到可以在寺庙园林中可以增加植物种类,如秋色叶树种、各种观花的小乔木,适当增加群落中中间层次的植物种类,完善植物配植结构,减少游人对土地的踩踏;加强寺庙管理,限制上香人数和数量,创造良好的植物生存环境;加强养护管理及对古树的保护,保持优美的寺庙环境。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环境空间、历史变迁:研究碧云寺的历史背景与历史变化,分析其在北京当地的
地理位置,探究它在当地的历史文化意义。
4. 研究创新点
这次研究着重了对寺庙园林意境的研究,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创作和鉴赏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所谓意境,意是寄情,境是遇物。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意境,可以说是中国园林创作的艺术精华。意境使园林形象有了灵魂,充满了生气;景不再是可以一览无余的固定物质形态,而是散发出深韵情致的活生生的精神形态。植物景观是寺庙园林中表现意境的凭借之一,所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成为寺庙园林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一方面是通过植物景观本身的体形、线条、色彩、空间组合等实体语言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植物所蕴涵的各种人格化的精神内涵所表达出来,以形成明心见性成佛的植物景观意境的空间表现。
寺庙园林的空间就如同宗教所追求的思想境界一样,似实而虚,若即若离,有很强的暗示性。其格局是模糊而流动的,虽不能一目了然,但却能使人在游观静赏之中有所悟、有所感,回味无穷。在寺庙园林中,植物可以起到模糊一望而尽的空间边界或建筑临界部位的作用,从而给人莫测高深的感觉。寺庙园林在运用植物组织空间上,主要有障景、借景、框景、敞景等不同的手法。寺庙园林意境。
在古代,寺庙园林是诗人避世的最佳之地,他们经常在此吟诗赏景。寺庙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给文人的诗词创作以无限灵感,许多描写寺庙园林的诗词应运而生。诗中把佛家清静脱俗的理念注入自然景物之中,使如画的诗意带有无尽的空灵与禅思。经过多年的时光流转,当游人看到这些植物景观联想起与此对应的诗文。应该能够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禅意和禅机。同样与典故、传说相结合的植物景观也是借文字来表达植物景观内在的意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