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和环境因素对于雾滴飘移的影响试验开题报告

 2021-08-08 21:16: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强烈,农药的有效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农药施用后的归趋问题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影响因素的了解以及有效解决方案的提出。有利于缓解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农林业所引出的环境问题以及可以降低成产成本。其意义是在抑制农林病虫害的同时又能兼顾生态环境建设,满足农林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以最少的农药剂量,合理精确地喷洒于靶标,减少非靶标的农药流失与飘移,科学、合理、经济、高效地利用农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方面:1982年SmithD.B.等分析得出气象原因尤其是喷雾者不能控制的风速是产生和加剧飘移的重要原因,其他两个重要原因是农药剂量和施药参数。1983年Bode和Butler指出农药雾滴的飘移、沉积和覆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雾化装置产生的雾滴大小。1985年YatesW.E.等在风洞中测定了扇形雾滴和圆锥雾喷头的雾滴谱,认为大于400微米的雾滴也有可能飘移,但是主要飘移的还是大小在150微米之下的雾滴。1985~1994年BouseLF等做了很多关于减少小雾滴产生的研究。1992年MSalyani等建立了沿顺风方向不同距离处的飘移率回归方程。1993~2004年Fritz等研发了著名的AGDISP。2007年DNuyttens等发现由于测试方案、测试仪器的设置和类型不同,导致研究人员们所测得的雾滴粒径绝对结果可达50%以上的差异。

国内方面:1999年傅泽田和祁力钧等分析不同因素对飘移性的影响程度和趋势,并对飘移雾滴在空间的分布状态进行研究。2005年周宏平、郑家强等提出了中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建议措施和对策。2005年曾爱军等在风洞环境下,评价喷头的飘移特性。2006年孙松平、周宏平等通过ID3算法对农药喷洒进行归纳总结,构建了PPSIDSS喷雾决策树。2013年张慧春、周宏平等通过建立性能测试系统,利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和激光粒度仪研究生物农药离心雾化喷头的转笼直径、丝网目数等结构参数,流量、转速等操作参数和生物农药制剂选择对于雾滴流场均匀性、雾滴粒径分布、生物农药活性的影响。2014年茹煜、包瑞等进行了不同气流条件和喷雾条件下的雾滴飘移规律的试验研究,并通过线性回归模拟法计算获得雾滴在风洞试验条件下的实际飘移距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实验内容:设计合理试验内容和步骤以及需要采集的数据,能够测量农用喷头喷施后的雾滴飘移量。采用雾滴飘移采样系统收集雾滴飘移量时,选用特定的农用喷头,建立包含简易试验台架、压力表、流量计、水泵、电源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内的试验系统,在不同的操作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条件下收集测试参数。

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根据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筛选和使用,得出相应的数学规律,分析操作和环境因素对雾滴飘移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

根据实验,分析操作因素、环境因素对雾滴飘移量的影响,总结雾滴飘移的规律,为减少雾滴飘移的施药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计划:(1)第1周第2周收集资料、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开展对农药飘移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农药使用水平、解决因使用化学农药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减少农药的污染和残留、降低用药量、提高施药效率和整个环境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分析操作和环境因素对雾滴飘移的影响,研究减少农药雾滴飘移技术的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