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现已成为农药大国然而,在农药施用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我国农药利用有效率很低,而农药使用中的低效率,不仅浪费大量农药,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
农药使用的低效率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首先,我国多数地区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多数采用粗犷式喷药方法,未能合理的配制农药药液的比例,使得药液的浓度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计量。其次,便是主要原因,我国农药用表面活性剂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且我们对表面活性剂与农药作用机理研究不足,使得农药药液之间易于聚合,难以粘合附着在植物叶片表面,脱离叶面,于是便达不到杀死病菌虫害的最低剂量要求。
因此,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降低其在非靶标环境投放量是目前亟待解决之问题。而药液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技术在于,药液能否准确的粘附到靶标作物叶片表面,且能迅速地在表面上铺展、沉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关于农药雾滴在叶面上的润湿特性研究:1994 年,国外学者 holloway 研究了农药药液在叶片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植物叶片表面的接触角不同,在喷洒农药时需要针对不同的靶标作物而选取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从而提高药液的润湿性能。
后来,大量学者投入到药液润湿性能这方面研究中,例如,ramsdale、spanoghe、basu和 nalewaja等人认为在农药药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小药液的表面张力以及药液在叶片表面上的接触角值,从而使得药液更好地在植物叶片表面上铺展、润湿。
国内学者也很早地对药液润湿性进行了阐述。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设计内容:完成
研究计划:
(1)第1周第2周准备工作。
4. 研究创新点
1、弄清药液本身的特性,让我们能科学的配制正确合适的农药比例。
2、观察作物叶面形态,探讨叶面微观形态及对润湿性的影响。
3、观察药液雾滴在作物叶片表面的表现规律以及其在叶片表面上铺展停留的基本条件和时间。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