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研究如何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内容[1]。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急剧增加所导致的[1-2]。碳减排与碳固持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方式,而森林生态系统是碳固持的最主要的自然媒介之一。森林土壤碳约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3%,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与收支中占主导地位,其碳源与碳汇的功能在调节碳平衡、减缓大气中 CO2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上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土壤碳储量的测定,对于明晰林分类型对土壤的碳源与碳汇的平衡重要作用。
研究城市森林中的不同恢复模式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并探究引起该差异的影响因素,对指导土壤保育型城镇景观林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不同恢复模式下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是植物所需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不同森林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反映进入土壤的以植物为主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输入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3]。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可为植被恢复与造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现有的研究当中,吕贻忠等人[5]和何志斌等人[6]认为:随着海拔升高,土壤中有机碳储量不断递增。李斌[7]在对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进行研究后,得出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三杉林>阔叶林>毛竹林的结论。王棣[8]研究了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后发现在秦岭地区,云杉和松栎混交林的土壤水溶性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林分,具体表现为云杉>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油松>华山松>锐齿栎。林培松等[9]在对粤东北山区进行研究后发现,天然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桉树人工林、马尾松针叶林这4种主要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存在明显差异,其有机碳储量数据分别为分别为12.24 g/kg,11.15 g/kg,8.14 g/kg,9.17 g/kg。不同森林类型下,土壤中的有机碳储量表现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受地表植被凋落物的矿化分解、转化累积与土壤呼吸释放等过程的综合影响[10]。
1.2不同恢复模式下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1)不同恢复模式下5种典型林分0-20cm、20-40cm、40-60cm土壤有机碳含量;
(2)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因素: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差异。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