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开题报告

 2021-08-08 20:40: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生物防治是国内外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应用植物的有益内生细菌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已成为目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本实验室从杨树体内筛选出一株内生细菌,并鉴定命名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JK-SH007,已证明其是一株具有抗病、促进生长、解磷功能的生防细菌,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开展了该菌株的定殖、促生机理、安全性和发酵优化等与生防相关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阐明生防菌JK-SH007定值机制、抗病的分子机理。建立和优化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转化体系将成为当前研究的首要任务,本课题的研究将体统的建立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的转化体系,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转化体系中的条件,建立其转化过程中的最优条件。本课题将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的遗传改造,基因的功能验证以及工程菌的构建奠定基础,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技术参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主要对国内外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植物内生菌研究现状、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n complex,BCC)研究进展、JK-SH007菌株抗性机理研究等进行了整理和概括,综合性概括了国内外关于细菌转化的研究现状并就几种重要的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简要说明。

具体内容见文献综述附件。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2017.1.10―2017.2.15:查阅文献,进行预实验试验,并制备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感受态细胞;

(2)2017.2.16-2017.3.16: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抗生素敏感试验,确定抗生素种类及其最小抑菌浓度;

(3)2017.3.16-2017.4.25:采用田口试验方法对转化过程中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实验,通过pcr及荧光显微观察验证,建立最佳的实验转化体系;

(4)2017.4.25-2017.5.16:进行传代培养,确定转化菌株的稳定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首次对杨树溃疡病拮抗细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的转化体系进行研究,并建立其转化过程中的最优条件以保证JK-SH007有一个高效稳定的转化效率,从而为JK-SH007的遗传改造,基因的功能验证以及工程菌的构建奠定基础,为后续的实验提供技术参考。这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以及利用植物内生菌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