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活着》《兄弟》是余华后期作品中的两个长篇小说,也都涉及到文革时期,又归类为文革小说。在这两本小说中除了一贯的苦难主题、主流人物仍然是男性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有贤妻良母这一种形象,一个是《活着》中的家珍,另一个是《兄弟》中的李兰。通过解读这种女性形象,探寻这类女性在余华这种男权意识较强的作家笔下是怎样的存活状态和具体形象特征,在作品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同时也呼吁现代社会对贤妻良母的关注。
意义: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研究《活着》《兄弟》中贤妻良母这一具体形象,深入了解余华对这类女性的认识,引发人们对于余华笔下这类女性的关注,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这两部小说的理解。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贤妻良母这一种形象,国内不少学者都有所研究,他们研究的侧重点是将旧贤妻良母与新女性作比较,呼吁女性自我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提倡建议男女两性和谐的社会。余华虽然作品多以男性为主流,女性处于被遮蔽状态,但是国内对于他笔下的女性研究也有不少,他们大体上分为这几类:
一、从女性视角出发,研究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或者是解读余华的父权文化意识。林华瑜《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解读》、张磊《父权视野下女性的声音论余华小说中女性形象》和张梅《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三篇文章就直接解读人物形象,从中探寻余华的女性观或父权意识。
二、归纳分析余华文革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研究她们的形象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作用。像程祥《温暖黑夜的光余华文革小说女性形象分析》这篇文章就很好地诠释了余华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作用、意义。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整篇论文将计划分成四部分,每部分内容安排如下:
(一)前言。该部分将着重介绍余华作品中女性特征以及国内外对贤妻良母这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存在哪些缺陷。由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情况较少作为切入点,来说明该课题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以及论文的新颖性。
(二)详细介绍这两位女性在文中的具体形象以及特征。该部分将作为全文的重点来写,主要是结合作品实例深入分析这两名女性。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特色就是通过对余华小说中贤妻良母这一种形象来探讨,其创新点如下:
(一)第一次将贤妻良母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
(二)在分析贤妻良母的基础上,又探讨了这种女性模式的特征,由此与现实社会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现实意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