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长江村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20:34: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村落发展的进程和公共空间理论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提炼能够应用于我国新农村公共空间建设的经验,明确新农村公共空间建设中人的参与和地域特色化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传统的公共空间的调研分析,明确新农村公共空间的涵义、类型、功能及作用,明确其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区别和联系;重视村落文化对于新农村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为继承和发展村落历史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对南京长江村龙袍社区的现场调研分析,分析其公共空间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同时针对其突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为新农村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新农村公共空间建设朝着更生态、更经济、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真正形成住区模式并因此产生的公共空间形成于先秦时期的里坊制并在大约隋唐时期形成高度模式化。人口的增加、商品交换需求不断的扩大导致封闭的里坊制在北宋时崩溃瓦解,出现了住区与商业结合的街巷制,从此,街巷制延续至今,成为一些地区宝贵的历史街区文化。上世纪 50 年代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在 1984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 1987 年的中央 5 号文件以及十三届的八中全会上中也多次出现过这一提法,但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在新形势下促进农业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发展重大的战略部署,这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综合性的措施。

我国目前在村落公共空间方面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古建筑修复、村落文化追溯等,还待进一步发展。

(2) 国外研究概况:在20世纪50年代时,勒柯布西耶在印度昌迪加尔的规划方案中就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大多数建筑学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民间传统聚落的研究,这时候的建筑学已经涉及了人类学、考古学、文化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南京新农村公共空间的调查研究,分析新农村公共空间的相关内容:新农村公共空间的涵义、类型、功能、设计方法及优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而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使论据充分,结论可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