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目的古代徽州聚落被形成固定模式,在传统生活中礼仪性的社交行为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赋予了同样空间不同的意义。
特别是徽州传统民居的营建者是以文人、官僚、商人为主的群体,他们重视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背景,而这一倾向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了村落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住宅群落当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居形式需要更改和调整,在本设计中将主要体现出人文因素在徽州居住空间需求改变中带来的大型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同类研究概况1930年法国颁布的《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将天然纪念物和富有艺术,历史,科学及画境特色的地点列为保护对象,这是世界上最早将历史村落划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立法,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的出台则正式将保护的视野扩大至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古村落的保护等范畴。
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将一些具有显着自然和文化价值及真实性的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区域,等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目。
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icomos)1975年就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正式提出了保护历史小城镇的概念,对历史城镇,村落进行再生和复原的措施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习惯和愿望。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在社会环境变更中,传统的徽州民居不再能够完全符合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在此前提下,为传统徽州民居进行改造设计,既要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传统底蕴,又要能够服务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项目背景:该民居改造项目坐落于安徽查济村。
查济村为山地村庄,内部空间高差较大,呈现簇团状分布。
4. 研究创新点
1、本课题选题视角独特,将研究方向定位在探讨传统的人文因素和现代人居模式之间的相互适应。
通过对徽州当地环境深入调查研究,对当地居民需求走访调查,形成一种独特的解决现代人居要求和传统居住方式之间相矛盾的语汇。
2、本课题的研究方式具有创新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