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1978年以来我国引种互花米草之后,互花米草的入侵已经成为中国海岸带最严重及最具挑战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互花米草入侵滨海湿地的研究多集中在湿地食物网的改变、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简单对比,根据前人实验结果表示,互花米草的入侵减少了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
本文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前后的土壤利用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分析,计算出各时期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物中芳香性所占比例,比较入侵前后土壤的固碳能力,从而说明可溶性有机物中芳香性所占比例大小对土壤汇碳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土壤有机物芳香性含量比例与土壤汇碳能力之间的关系。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前人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做了大量的研究,对有机碳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核磁共振(nmr)技术、红外波谱技术和同步辐射软x射线测定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土壤有机碳结构分析中。
特别是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土壤碳库的化学组成结构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清晰表明有机碳中各种类型碳的相对分布。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选择不同入侵年限的三条秋茄群落互花米草红树林交错带互花米草群落样带,采取土样进行理化性质测定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研究内容如下:秋茄群落下土壤总有机碳与各粒径组分核磁共振结构特征;互花米草红树林交错带下土壤总有机碳与各粒径组分核磁共振结构特征;花米草群落下土壤总有机碳与各粒径组分核磁共振结构特征。
对比三种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官能团结构特征结合土壤的固碳能力说明之间的联系。
4. 研究创新点
国内目前关于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中尺度的研究,关于分子尺度的研究还很不全面,本课题以漳江口红树林作为研究区,以官能团为切入点了解在不同群落类型下碳分解的规律,为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土壤碳库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