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野公园植物群落配置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19:48: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郊野公园作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提供园林景观和户外游憩空间的综合体,涉及多学科多专业交叉。本文旨在运用景观生态学、园林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和游憩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对南京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的实地调研,分析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和景观游憩特征,并通过划分植物群落的空间类型,从而探索我国郊野公园中植物群落的设计对策,使郊野公园的生态资源保护和景观游憩功能得到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大力提倡郊野公园建设,其中不少都已将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列为城市绿地规划计划之中。因此,针对郊野公园植物群落不同类型,探索保护相应的兼顾生态、景观、游憩的植物群落配置对策,对于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郊区自然生态系统,创造自然野趣的郊野游憩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郊野公园的发展早期英国的科学研究和政策文件对郊野公园的功能定位、指标界定和规划建设起了主导作用。在郊野公园的发展史上具有很强代表性,这里以英国郊野公园的历史演变为主回顾国外郊野公园发展历程。

(1)理念的起源1929-1969

19世纪90年代,自行车的发展为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提供了便利,20 世纪初出现的汽车极大的推动了人们从火车旅游到自驾车旅游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和出行能力的提高使得郊野乡村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30年代,德国开辟了许多符合大众消费的野营地。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农业国,以其旖旎的田园风光致力于发展郊野乡村度假旅游回。20世纪60年代英国一些研究者担心人们游憩需求膨胀会破坏城郊自然环境,英国政府先后出台了白皮书(1966)和乡村法(1968)将郊野公园建设推上建设日程这一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基于对郊野公园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定位的概述,分析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生态特性,以及郊野公园中游憩活动的特点,通过分析植物群落的空间类型,将群落的生态特征和游憩行为联系起来。

(2)选择南京典型的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开展调研,对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类型、群落结构和空间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南京的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的特征。

(3)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南京的典型的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进行评价,总结出各类型综合质量较高的植物群落配置形式。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单指标分析,从自然生态度、视觉美景度和游憩适宜度三方面分析比较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各空间类型的优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以植物群落的空间类型为讨论对象,来研究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各方面功能。传统的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多以景观美学质量为目标,而郊野公园则需要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达到群落自稳性高,人工维护少的目的,在生态保育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周边居民的游憩需求。

以往以植被类型来划分群落类型只能反映其生态学属性,不足以反映群落的游憩功能,而对于郊野公园,各群落的景观游憩功能是不容忽视的,这里如果继续采用植被类型来划分群落的话,很难反映综合反映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的各方面的综合特征。因此,这里将植物群落按空间类型划分,使群落和游憩行为之间建立一定的对应关系,以此为基础继续探讨空间的特征,空间是如何支持或者阻碍行为的,从而结合多层次的游憩需求来探讨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

(2) 建立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综合评价体系依据郊野公园的构建目标和功能定位不同于城市公园和风景区,广义来说,郊野公园更像是平衡两者各特点和优势的一个折中体。依据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的生态特性、景观审美倾向和郊野游憩需求,建立其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排序反映了郊野公园植物群落的各方面的重要性。依据该评价体系为各空间类型的进行综合评价和单指标评价,为优化对策提供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