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江苏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凸显,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迅猛,苏中、苏北却相对滞后,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农民收入绝对差距明显且存在扩大的趋势,但相对保持平稳。
因此,以农民收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对农村经济区域性差异的认识和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借助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了不同程度和方向的描述性分析,同时,采用了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结构来源和差异成因,实证结果显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并且苏中、苏南和苏北三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递减趋势;江苏省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绝对差距变化受到国家及省宏观经济政策的很大影响;三大区域的农民收入的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苏南和苏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家庭经营收入,苏北地区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大致相同;三大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程度、第一产业劳动产出效率、居民人均储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各不相同。
最终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对策。
国外: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原因提出了一些解释,观点大致包括:随着农业科技进步与生产效率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释放出的劳动力转移至其他产业就业,带来家庭资源配置行为与收入结构的相应变化;农业部门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农业收入份额下降;随着城镇人口迁入乡村社区,农业区的人口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改变;伴随农业人口接受教育与培训水平的提高,就业选择范围扩大;经济条件改变,促使农户家庭采取避免收入大幅波动的措施;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使得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迅速,也便利了农村人口进城就业。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利用虚拟变量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应变量为农民人均收入自变量为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农产品买卖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的各种财政补贴)
4. 研究创新点
运用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最小二乘估计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各种影响因素贡献的差异,并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对策。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