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短时强降水作为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受短时强降水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的统计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提高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警能力,减轻其造成的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短时强降水作为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一直是气象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国内外学者在短时强降水的定义、形成机理、预报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中国东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个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分析中国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要素的区域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
2.探讨不同强度等级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时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特征,揭示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事件的形成机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中国东部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等,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格式转换、时空插值等预处理,建立适用于本研究的数据集。
2.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
3.合成分析:根据短时强降水的强度和发生时间,划分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事件,并分别合成分析各类型事件发生时的环流背景、水汽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特征,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事件的差异。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从多尺度角度分析中国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形成机理,探讨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系统配置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对短时强降水的影响,揭示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在短时强降水形成中的作用。
2.将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短时强降水过程中云微物理过程特征,探讨云微物理过程对短时强降水强度和落区的影响,为提高短时强降水预报精度提供参考。
3.将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不同类型下垫面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对短时强降水的影响机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孙继松, 毛冬艳, 张涵. 中国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特征[j]. 高原气象, 2019, 38(2): 324-335.
2.段晶晶, 张端禹, 周天军, 等. 中国夏季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大气环流异常分析[j]. 大气科学, 2020, 44(5): 1059-1072.
3.王颖, 智协飞, 姚素香, 等. 中国东部夏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场关系[j]. 应用气象学报, 2019, 30(2): 195-20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