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锦绣天堂》书籍装帧设计研究的背景:
苏绣历史悠久,它始于人们对身体的装饰,先后经历了从画身到纹身,再到画服,直至绣服的发展过程。从汉代《说苑》中“绣衣而貂裘者”到宋代的“画绣”、明代的闺阁绣,再到清代仿真绣的开创,苏绣艺术不断发生着演变。在吴文化的长期浸润下,经过一代代苏绣艺人的不断探索,以及文人墨客潜移默化的影响,苏绣最终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位居中国“四大名绣”之首。
苏绣的传统文化在其文明史的每一个发展流程中,都留下了反映这一时代文化特征的不可替代的精华,这些技艺与遗存反映了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既不断变异,又代代相承。纵观古今,关于苏绣的书籍设计可谓凤毛麟角,如何将苏绣的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书籍设计中?那么苏绣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在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苏绣又对应了怎样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面对新的审美标准和消费需求,苏绣都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并且是如何做到在创新中保持传统特色的?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理清苏绣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苏绣艺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分析其艺术特色。进而对当代苏绣在艺术品、日用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特征和设计方法做详细分析和总结。
需要对当下书籍装帧设计的种类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调查研究苏绣艺术材料本身的特质,以及自身所蕴含的意味,使苏绣与现代书籍创新设计相辅相成。
(二)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文献研究法
搜集相关古今文献著作、理论研究成果。查阅大量有关苏绣、传统工艺美术、吴文化、书籍设计等方面的资料。不过由于当下关注苏绣发展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因此需要对近年来的书刊、报纸、电视媒体及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查找、筛选和整理,并对相关记载进行深入解读。实地考察研究所需要的历史文化、文献材料、书籍遗存、书画风格等,拍摄素材进行资料收集,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史和书籍装帧的材料应用;了解印刷工艺原理等,积累理论知识,为指导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二)田野调查法
4. 参考文献
[1]李明,沈建东.苏绣[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中国出版社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3]刘士林,洪亮,姜晓云.江南文化读本[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第七学期 1、第七学期第8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辅导学生志愿选择指导教师,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 2、第七学期第9周按照教师与学生双向志愿完成毕业分组。 3、第七学期第11周由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确定课题,12周(11月25日)前完成选题申报表填写并上报系部; 4、选题申报表通过后 第13周(12月2日)指导老师向学生发放任务; 5、第七学期第14-15周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撰写开题报告,第15周(12月16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系部; 6、第七学期第16-19周进入素材收集及构思和完成调研; (二)第八学期 1、第八学期第1-6周进入正常的毕业设计创作,完成初稿(安排中期检查); 2、第八学期第7-9周,深化创意辅导阶段; 3、第八学期第10周,正稿完善与完成制作; 4、第八学期第10周(4月28日前),完成正稿打印制作并布展; 5、第八学期第11-14周,完成策划书、设计说明文撰写; 6、第八学期第15-16周,毕业创作评阅与答辩(以学校统一时间为准); 7.第八学期第17周,完成毕业设计材料归档。
|
|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