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89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在犯罪中止的一系列问题中,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是最值得研究的。
自动性是行为人构成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也是与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相区别的最明显的标志。
因此对自动性这一问题的正确的认定,不仅是完善的犯罪中止理论的要求,也是在实践中正确的区分不同的犯罪形态的客观需要,刑法对于成立犯罪中止的行为人,处罚明显比犯罪未遂和犯罪预备要轻,正确认定自动性,有助于实现刑罚的一般预防。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内容对犯罪中止概念、特征进行概述,明确采取何种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对国内外关于犯罪中止的自动性认定学说进行梳理;对国内外犯罪中止的自动性认定学说进行评析;提倡采取规范主观说作为犯罪中止的自动性认定的标准。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关于犯罪中止自动性的认定,是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行为或者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是否成立犯罪中止最为关键的问题。
3.写作提纲题目:《论犯罪中止的自动性》一、犯罪中止概述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与特征 (二)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与自动性认定的关系 1.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对自动性认定的制约2.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与自动性认定的联系(三)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学说梳理 1.政策说2.法律说3.并合说(四)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学说评析 1.政策说缺陷及其可取之处2.法律说缺陷及其可取之处3.并合说的缺陷及其可取之处4.基于刑罚目的的责任减少说的提倡二、犯罪中止自动性认定标准学说梳理 (一)主观说 (二)限定主观说 (三)客观说 (四)折衷说(五)我国关于自动性认定的观点1.绝对自动论2.内因决定论3.主要作用论4.我国的通说 三、犯罪中止自动性认定标准学说评析 (一)主观说评析 (二)限定主观说评析 (三)客观说评析 (四)折衷说评析 (五)我国的学说评析 四、规范主观说的提倡 (一)犯罪中止减免处罚根据与规范主观说 (二)规范主观说的内容及其展开 1.规范的含义界定2.规范主观说的基本内容3.规范主观说与相关主观说的区别4.规范主观说的展开 (三)规范主观说在实务中的运用 1.由于目的物障碍而放弃犯罪行为2.未预期障碍而放弃犯罪行为3.由于恐惧、惊愕而放弃犯罪行为4.担心被发觉、逮捕而放弃犯罪行为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不把犯罪中止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停止形态进行规定,将其与犯罪未遂进行相同的处理,但自动停止犯罪的行为可以作为一种抗辩理由。
在大陆法系国家,大多是将犯罪中止作为与犯罪未遂并列的一种停止形态,关于自动性认定也有诸多学说,主要有以下四种:主观说,限定主观说,折衷说,客观说。
虽然德日并没有在自动性的认定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学说,但是德日学者对自动性的认定研究还是相当的深刻,对我国有关自动性认定的理论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选题阶段:2017-11-10之前完成选题工作并于老师就论文题目进行交流。2.开题阶段:2017-11-10 ~ 2017-11-30查找相关资料,撰写、修改、提交开题报告。3.初稿阶段:2018-12-01 ~ 2018-03-18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修改并提交论文初稿。4.论文修改阶段:2018-03-19 ~2018-04-30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内容。5.定稿阶段:2018-05-01 ~ 2018-05-25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开始为答辩做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