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60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的及意义: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有很多部件起到了缓冲防撞的作用,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两条被发动机遮盖大部分的前纵梁,在碰撞事故中担负主要吸能作用的是前后纵梁,纵梁通过压溃变形和弯曲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其中前纵梁更是要担负总碰撞能量的60%左右,因此前纵梁的取材与结构就显得至关重要;合理的设计前纵梁可以大大降低碰撞事故中成员腿部的伤害,保持乘员舱的完整性,增强整车的耐撞性。
经研究得出:填充结构泡沫以后,前纵梁延伸段的变形模式得到控制,并减少了碰撞对乘员舱的侵入;与普通纵梁相比,改进后的纵梁的弯曲性能(平均载荷、吸能、比吸能)和轴向传向能力,均提高近一倍,驾驶员假人右下小腿的胫骨指数由0.79降至0.38,且小腿胫骨压缩载荷也有明显降低;该设计增强了整车的耐撞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1铝合金泡沫芯本构模型的建立。2不同前纵梁面板材料、厚度等属性对结构吸能响应的影响。3不同分级泡沫芯梯度指数对结构吸能响应的影响。4面板与泡沫芯匹配耦合设计探索。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7 学期第19-20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完善毕业设计任务书(相关参数)、校内外资料收集
3(8 学期第1周) 方案构思、文献检索、完成开题报告
4~5(8学期第2-3周) 外文翻译、资料再收集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郭刘伟.泡沫铝夹芯双管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2】张宗华.轻质吸能材料和结构的耐撞性分析和结构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0
【3】吴永强.复合材料加强薄壁铝梁吸能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6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