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绵延至今,玉文化已然成为了中国标志,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与魂魄。而在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大力宣扬建成文化强国,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变革、创新性发展。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要素,势必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新的面貌出现,这也意味着当代国人对于佩玉的理解与观念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革。为了使玉石在当代仍然能有适应性发展,因此对于当代国人佩玉现象进行研究具有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当代国人对于佩玉的理解、国人佩戴玉的原因等问题。
2.拟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佩玉现象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来源于舶来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归因于我国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轻视。目前国内较多关于玉文化的研究主要在玉石的经济价值与市场方面,较多将注意力放在玉石的经济效益上,而忽略了玉石的心理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国人对于玉石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通过个案访谈法的方式分析国人对于玉石的需求。
3.写作提纲:本文就佩玉现象展开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国人对于佩玉的理解。即是否了解玉石的内涵以及佩玉的意义;二、国人佩戴玉的原因及对玉的需求。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玉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很少有国内学者运用国外研究理论对于中国人佩玉的原因进行阐述,因而在这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较少。西方19世纪初开始对于人的动机与需要提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其中有部分理论可以对当代国人佩玉需求做出一定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艾瑞克弗洛姆主张人作为一种动物,拥有与动物相同的生理需要;而作为一个人,还拥有人的独特的心理需要。在《健全社会》一书中他提出共五种独特的心理需要: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归根的需要、同一的需要和定向框架的需要。其中,定向框架的需要是指人对环境有一种形成稳定的、一致的认知结构的需要。从古至今,玉被国人视作一枚灵物,佩玉可给佩玉者带来好运,寄托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诸多人为自身购买、添置玉石的原因是将自身的信念寄托于玉石之中,人即玉,玉即人,佩玉满足个体整合自身的需求。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按照时间安排进度表填写)
1.2022.11.15—12.10——资料、阅读、数据收集、写读书笔记,完成选题工作。
2.2022.12.11-12.13——分析整理资料,核对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李彩娇.从“佩玉”现象看中国人的文化精神[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05):15-18.
[2]李华君,张智鹏.媒介的货币:“关系-行动”与自由交往——齐美尔货币思想的传播社会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10):23-38 126.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