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个人所得税,是指纳税人(自然人)对其在本国境内及境外依法所得的应该征收税款的所得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主要税种之一,是国家调节国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与完善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法》 的产生,发展,完善以及对现今的个税法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
在论述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时候注意时间对比和地点对比,即随着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我国不同时期的个税法有何不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个税法又有何不同。
在分析过程中适当穿插案例,助于理解。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于1950年通过会议制定了《全国税收实施要则》,但是由于国情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实施要则一直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1950年到1980年这段时间,我国经历了很多变革: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一不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最终由于现实社会以及国情的需要,我国终于在年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一次不仅仅是空谈一部法律,而是第一次切实地将这部税收法律运用于社会、运用于生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对于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这一课题需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数据法的研究方法。
对于早期的个税法可以用文献进行佐证;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列表格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可以对这些年个人所得税法的变化一目了然;对于不同地区或国家间个税的不同之处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对比研究,达到阐述清楚的效果。
而对于不足之处建议则通过分点阐述,清晰表达。
5. 参考文献
1、陈思颖,《个人所得税法改革背景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研究》。
2、于巍,《个人所得税改革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
3、康少燕,《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