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尤其在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以后,中、外银行在开拓市场、争夺客户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运用衍生产品交易来规避风险和增加收入。目前,我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大都开办了衍生产品业务,部分中资商业银行随着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已经涉足衍生产品交易业务。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有关金融机构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主体资格,并要求规范管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有效控制金融机构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这预示着衍生金融工具将在我国得到快速而规范的发展。我国曾发生过一些与衍生工具交易有关的重大金融事故,有人由此认为发展衍生工具一定会带来很大的金融风险。事实上,从对这些事故的事后分析可以看出,原因都在交易规则的缺陷或决策失误、会计披露失实和监管制度上,而不在于衍生工具本身。因此,加强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由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存在公允价值难以确定、风险控制难度大、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等问题,我国应通过扩大表外信息披露内容,专设衍生金融工具详细报告,提供差别化的会计报告,增强信息披露的指导性,建立息查询平台等措施,以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在会计报表内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和方法;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可考虑借鉴iacs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步骤等。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研究:上市公司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表内和表外披露的结合;对实施新会计准则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学者都对衍生金融会计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我国学者张民霞指出,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规定是将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合并在一起。这样,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缺乏系统性、详细性的规定,使之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对企业合理核算其业务、反映其风险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又如:学者胡霞指出,目前我国金融工具列报准则不能适应金融市场中优先股、永续债等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于金融工具的抵消及转移没有给出具体的披露要求,使得企业对于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能很好地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金融工具列报准则进行了多次修订。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征求意见稿)》,2014年1月发布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修订会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将引起部分企业权益增加负债减少,可降低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及财务报告编制难度,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但会增加金融业监管的难度和会计人员对准则的理解与执行难度。还有学者抓住创新资本工具会计分类这个核心问题,重点探讨了到期日、股息支付、回购选择权、可减记或可转股等条款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披露列报、每股收益计算等问题,最后从银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创新资本工具会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学者提出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六个综合模块的概念,核心概念如财务和会计视图之间的区别,内部控制,会计周期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约定利率计算和现金收益货币市场占仪器,定期存单和回购利率风险管理会计,互换和外汇市场期货会计和会计工具包括远期、期权、货币互换的发展,国际标准包括美国FAS133和欧洲IAS 39和对冲会计会计信用风险和信用衍生品相关的专业术语。还有学者研究现金流对冲的定价调整报道在其他综合收益(OCICF),在133年美国混合属性模型占金融衍生工具和对冲活动。从OCICF定价调查整合实证研究等衍生品使用,按市值计价的调整与会计信息定价等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8日-2022年12月1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10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3月 1日-2022年 4月20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欧心远.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理论思考[j].商,2013,23:149.
[2]刘晶.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6:35.
[3]曾邗,宋曲.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14,11:27-30.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