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2月数据,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上网普及率达到39.9%;手机上网网民5 亿,占网民比例为80%。
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近年的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影响话题的比重已然超过传统媒体。
而网络舆情对上市公司及其价值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大,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对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进行文献综述,介绍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探讨网络舆情和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关系,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论证网络舆情对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上市公司应对网络舆情提升企业价值的措施。
关键问题:探讨网络舆情和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对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提升企业价值提出个人观点及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网络舆情的关注有其历史和文化的沿袭因素 ,也有大量机构和大量专业分析人员的关注因素。在美国,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研究,特别是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总统选举和国会中期选举的选情分析和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应地,国外对网络舆情和上市公司价值的关系的研究也比较早,起初始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罗伯特的《非理性繁荣》,指出90年代美国的股市繁荣是非理性的,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导致了公众对股市的关注度增加。之后,媒体报道对股市影响的研究不断增多,Barber以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师建议为样本,研究了其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的影响。Huberman、Fang的研究更是表明,即使新闻报道未提供真正的信息,其仍能提高公司信息的披露质量且影响股价。而Schmitz研究了近三万条新闻报道对股价的影响。Mitchell和Mulherin(1994)研究发现道琼斯每日发布的公告数量与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和股票收益直接相关。2010年,Meschke以6937个CEO在CNBC的采访为样本,分析了该采访对股价和交易量的影响。
相比之下,在中国#8220;舆情#8221;一词尽管很早就已出现,但作为一个研究范畴的舆情概念的确立只有十多年的时间,对舆情的系统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关于网络舆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的研究很少,仅有王征、张峥、刘力,王振山、姚秋以媒体发布的股评信息、分析师荐股信息为样本分析了其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梳理了最近一年来A股市场舆情热度最高的100个已上市公司的舆情案例,从公司市值的角度切入,探讨舆情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而深入考察舆情的产生、传播与应对规律,以期为资本市场参与方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2.01-2022.12.31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01.01-2022.01.18 提交提纲并进一步收集并阅读大量资料;
5. 参考文献
[1]王来华. 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热点现实[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
[2]曾润喜.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3]姜胜洪. 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1):109-113.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