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近年来,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
传播媒介的推广普及,消费欲望的不断升级,以及市场环境引发的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大大促进了中国广告事业的迅猛发展。
而伴随着网络和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广告的传播模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基于新的广告模式下品牌营造与渗透的分析,以OPPO手机广告为例。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新的广告环境下,品牌营造与渗透对企业的重要影响;(2)国内外新传播模式的探索;(3)根据OPPO手机广告的经验,如何运用新的传播模式营造与渗透品牌形象;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电子传播技术的突破,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媒介是#8220;新媒介#8221;。
冠名、视频植入广告和公关活动广告灯新的传播模式出现,许多企业开始转变单一的广告形式,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品牌渗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二、品牌营造及渗透的模式三、OPPO广告案例分析:近年来OPPO为营造品牌形象采取的措施四、新传播模式下品牌营造与渗透的关键五、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1、刘志奇,邵军。
如何打造第一品牌[M],九州出版社,2010 2、李光斗,插位: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德)安德雷亚斯#12539;布霍尔茨 沃尔夫兰#12539;维德曼,营造品牌的21中模式[M],肖健 樊渝杰译,中信出版社 4、陈晓晖,试论出版社品牌建立的难点和出路[J],中国出版,2009(7) 5、丁俊杰、康瑾,现代广告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6、胡鹏,借助商标,强化品牌--浅谈出版社品牌建设谋略[J],出版发行研究,2003(10) 7、姜欣,浅析出版社品牌的读者认同[J],编辑学刊,2006(3) 8、刘彤,出版社品牌战略构筑[J],出版发行研究,2004(2) 9、刘益等,出版社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 10、吕巍主编,广告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孙兴民、韩立霞,出版社的品牌塑造与品牌传播[J],出版参考,2007(31) 12、王关义、郑冬松,关于出版社品牌塑造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8(22) 13、吴书杰,出版社品牌策略新论[J],编辑之友,2006(5) 14、薛雅平,论出版社品牌战略的实现[J],编辑学刊,2004(4) 15、赵连娣,图书品牌的塑造与延伸[J],新闻出版交流,2003(5) 16、国文博,OPPO手机广告策略研究[J] ,2011 17、Don Debelak ,infiltration marketing[M],200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