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如今英语作为传递信息最重要的媒介之一,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毫无疑问英语教学成为中国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一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以及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我们需要借鉴部分西方文化。因此,大量阅读是很有价值的。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的指出了大学生英语阅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的一般能力。并且,无论是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还是英专生的专四专八或是平时的期末考试,阅读部分分数大约占整体分值的40%-70%,阅读的成败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整体的成败。然而,全国学生整体的英语阅读水平始终处于劣势,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片面的做题技巧。
“无语境,无文本”已成为英语材料理解过程中的指导原则。语境这一概念是由波兰籍的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1923)正式提出的。他认为:“话语和环境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1964)等对语境的阐释为人们所普遍应用,他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malinowski firth)的语境理论,对语境因素的种类及其对语言系统的选择和使用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语域”(register)这一术语。他们认为,语境是变化的复杂的,但这些因素大致分为三类: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 同时语言学家arthur waley(2001)最新提出的“认知语境”这一概念。他认为,在阅读中建构内在情景的过程是推导语篇的过程,包括从头脑中的词汇目录中检索词汇,激发长时记忆中的概念,搜索信息,通过增删、重组和连接信息建立结构,从而建立认知表征。
通常,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合作的互动,它与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似乎坚信,为了更好的理解英语,语境是阅读理解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语言学家认为语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对语境理论的研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为此,我国语言学学者们在语境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取得了该领域的前瞻性成果。总的来说,语境通常分为语言语境理论和非语言语境理论。其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先生(1995)将其再进行细分,分为三类:第一,语言环境,即我们常说的上下文(co-text),此语境指的是语言的内部环境。第二,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即语言交际所产生的时间、地点、事物性质。第三,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由此,朱永生(2005)在《语境动态研究》一书中提出一切语境都是在一定文化中的语境,而且语境之间呈现交叉和包含关系。王初明(2003)深入分析了语境和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并提出“补缺假设”构想,认为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这些语境因素涉及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语言语境。我国语言学家何兆熊(1997)认为,语境包括语言知识和副语言知识两大类。语言知识是指对所使用语言的掌握和对语言交际中上下文的理解;副语言知识包含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和交际双方的相互知识。他们发现,这些研究为语境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突破奠定了基础。语境在促进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鉴于当前仍是缺乏非常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索一种基于更接近阅读本质理论的、更加令人满意的模式就应该是目前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先对语境理论的定义、分类及国内外语境理论学习研究进行阐述,再通过分析阅读的本质、现如今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国内外英语阅读研究等使两者进行联系,重点分析语境与阅读的学习研究。
第二部分:本文将详细阐述3个理论框架,分别是语境理论基础、3种英语阅读模式和语境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情况。
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将对语境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验进行详细的阐述。本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本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问题、研究参与者、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和数据收集。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以语境理论为基础,围绕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起着怎样的影响力为基本出发点。此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语境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将其分类总结并最后与语境的功能联系起来.
研究步骤:
(1)确定选题;
4.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r.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9. 2. halliday, m.a.k.1974.the context of linguistics [m].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press.
3. halliday, m.a.k. r.hasan.2001.cohesionin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halliday, m.a.k.2000.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 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 第八学期 1-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Specific Words in Two Ways开题报告
- 《白鹿原》中的地域文化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开题报告
- 论球类运动新闻翻译开题报告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开题报告
- 法律文本英译中法律文化自信的塑造Establishment of Legal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gal Texts开题报告
- On the Duality of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论《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双重性开题报告
- 英文歌曲翻译中的文化适应English Songs Translation—From Acculturation Theory Perspective开题报告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开题报告
- 201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长句英译研究开题报告
- A Thematic Analysis of Oxford English (Shanghai Version) for Grade Seven Based on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s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