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区域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直接反映了汾湖各自然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规律,也反映出区域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深刻印象,尤其是区域城市化水平、区域政策、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苏州作为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在汾湖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的背景下,本研究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是在对汾湖自然、人文概况调查分析和制定合理的研究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制图与相关比较分析,展开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特点、变化等的系统分析,进而探讨研究区域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相关区域(侧重于城镇景观/农用地景观时空变化)以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机制(原因)等若干问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开展对本区域湿地资源现状、地域特点、保护体系、生态恢复以及生态文化整理挖掘等一系列研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关于汾湖区域景观及景观格局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汾湖区域有关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2、 汾胡区域技术路线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3、 汾湖区域景观格局遥感专题制图分析;
(1)汾湖区域多个时相TM数据准备(基于PHOTOSHOP的数据格式转换);(2) 基于ERDAS系统的多光谱彩色合成处理(选择合成方案、实施彩色合成);(3) 基于ERDAS系统的图像几何校正处理;(4) 基于ERDAS系统的研究区裁剪处理;(5) 基于ERDAS系统的多时相景观类型制图 (A)分类体系制定:主要是建设用地、农用土地及水域、湿地等类型; (B)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C)分类后处理;(湿地范围的人工勾绘、面积量算等)(6) 基于ERDAS系统的多时相的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分析(主要是面积统计与比较分析);(7) 基于ERDAS系统的多时相各景观类型结构制图比较分析(动态变化的叠加制图分析);4、 基于汾湖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研究的本区域各景观类型、湿地资源现状特点研究;5、 基于制图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的汾湖各景观类型结构研究(各时期各景观类型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分析);6、 基于制图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的的汾湖区域各景观类型、湿地资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不同时段变化速度、结构演变等方面规律分析);7、 基于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科技文献资料及相关部门调研资料)研究的汾湖区域各景观类型、湿地资源时空分异机制(原因)分析。8、研究汾湖地区湿地资源动态变化与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关系研究;9、研究汾湖地区湿地资源地域特点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10、研究汾湖地区湿地资源生态功能评价及湿地资源保护体系研究;10、研究汾湖地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生态恢复)措施体系研究;11、研究汾湖地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生态恢复)重点工程建议。12、研究汾湖地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生态恢复)对区域边城市建设贡献评估。
4. 参考文献
[1] 城乡一体化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初探,熊文、邱凉,水利渔业,2006.2;[2] 环太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仇恒佳、卞新民,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3] 基于TM遥感影像的福州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王苏颖、陈志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3;[4] 基于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探,黄磊昌等,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6;[5]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天津市景观生态格局变迁研究,杨津生,城市,2004.6;[6] 基于遥感的厦门市景观生态环境格局定量分析研究,全斌等,集美大学学报,2003.9;[7] 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的途径,车生泉等,上海交大学报,2007.6;[8] 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罗为检等,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4;[9] 过程与格局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何萍等,热带地理,2007.9;[10] 重大工程建设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本原则和方法,陈立顶等,应用生态学报,2007.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3月:(1)接受任务,了解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要求和工作内容,根据论文题目阅读指导教师规定的文献,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等进行相关背景资料了解,撰写开题报告。(2)搜集相关资料;阅读并翻译英文文献为中文(3)对研究区进行深入系统的走访调查,形成图片、文字等;(4)完成对照片的整理和软件制图处理工作;2、2022年4月:(5)完善资料分析并归纳总结,同时完成论文初稿3、2022年5月:(6)根据老师的建议完成二稿,并交与老师批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7)论文修改,并完成论文最终稿4、2022年6月:(8)论文答辩准备,制作论文答辩演示文件,参加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