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肺泡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由不同的组织学和分子类型组成,具有临床相关性。根据主要组织类型、预后和治疗意义,肺癌分为两大类:小细胞癌(sclc,13%的病例)和非小细胞癌(nsclc,83%的病例)。随着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的出现,非小细胞肺癌进一步分为腺癌(adenocarcinoma,adc)及其变体、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carcinoma,sqcc)和大细胞肺癌(large-celllung carcinoma,lclc)三大类。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类型包括唾液腺型肿瘤、肉瘤样癌等,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占比极少。adc代表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大多数,占所有肺癌病例的38.5%。adc被定义为具有腺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可以通过粘蛋白染色(如粘蛋白)或肺细胞标记物表达(如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inase)或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检测到粘蛋白的产生。sqcc占所有肺癌的近20%。sqcc通常出现在中央位置,起源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组织学上,sqcc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一种恶性上皮肿瘤,表现为角化或细胞间桥,或表达鳞状细胞分化的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标记物。lclc占所有肺癌的2.9%。lclc被定义为未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没有鳞状细胞、腺样细胞或小细胞分化的组织学或ihc证据。lclc的诊断需要在排除sqcc、adc或sclc(small-cell carcinoma)后对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广泛取样,因此不能在活检或细胞学标本上进行。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揭示btns对肺癌的作用,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研究意义: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肺癌是第二大癌症且致死率位居第一,因为其极高的致死率和致病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嗜乳脂蛋白(butyrophilins,btns)基因家族与b7家族有着类似的结构并且在免疫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揭示btns对肺癌的作用,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BTNs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肺癌中的表达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肺癌中的表达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BTNs在肺癌中的作用,进而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通过ensembl、smart、mega、rstudio等工具对btns基因家族的序列信息、表达数据及其与免疫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的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17周(20-21-1学期)-第3周(2022年12月28日--2022年3月21日):根据和导师讨论确定的论文题目,大量阅读文献,其中选择10篇以上参考文献(外文1-2篇或以上)进行深入阅读,参照任务书写出开题报告。选择一篇外文(5000字以上,文献内容要结合本研究内容)进行全文翻译。
2、第4周(2022年3月22日--2022年3月28日):在充分调研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具体实施计划,进行试验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3、第5周-第11周(2022年3月29日--2022年5月16日):根据任务内容实施试验,包括btns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分析、btns基因家族的进化树分析、btns基因家族在肺癌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btns基因家族与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性分析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