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使得隔代教育成为我国的普遍现象。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许多的青少年都是与祖辈、父辈共同生活在一起,且因经济、工作等原因,父辈陪伴青少年的时间相对少于祖辈陪伴青少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城镇的学校门口看见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但是,这些祖辈大都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的不断进步,导致极少能够受到完整的教育的祖辈们的教育经验落后于现代教育。与此同时,当代青少年的父母普遍出生在八、九十年代,他们通常能够与时俱进,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所以两代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同的影响。
笔者在参与社区社会工作的实习中发现,在“爱心暑托班”、“防溺水公益大讲堂”等活动中发现,青少年的成长与隔代教育中祖辈与父辈教育差异有着密切联系。到底是什么产生了两代人之间教育的差异?这些差异将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尽可能的消减差异带来的消极后果? 如何充分发挥祖辈教育与父辈教育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工在介入家庭教育工作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又能够体现怎样的专业价值?这是笔者感到困惑的地方。因此笔者通过参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实习活动,以参与性观察和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城镇隔代教育中祖辈与父辈教育差异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展开研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描述城镇隔代教育中祖辈与父辈对青少年的教育现状。
2、探究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祖辈与父辈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与参与性观察相结合。
步 骤:1、根据论文要求,确定适合的6-10个家庭作为访谈对象。
4. 参考文献
[1] 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137-139.
[2] 易云."隔代教育”困扰家长[n].教育文摘周报,2002—10—23.
[3] 余逸群.隔代教育的弊端[j].健康,2001(1):25-2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①2022.11.25——2022.12.18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2.12.21——2022.03.20进行文献阅读,调查资料收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